。”
“可能这一段城墙只有五十弓手,五十炮手,顶多二百人,若是算上四面城墙,应该有八百人,如果明军留了一手,只派上半数人守城,打算与我们持久作战,八百再翻一倍,不过一千六左右,肯定不到两千人。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宝军。”鲍承先分析道。
努尔哈赤身边的文武官员都同意鲍承先这个判断,都估计明军可能不到两千,绝对不超过五千,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这么少量的明军,就算有宝军,也不太可能超过明军的数量。”宁完我补充道:“所以这城里面的守军不会超过一万人,宝军不太可能超过五千人。”
努尔哈赤听完大家的分析,放心了不少,感觉凭自己的优势兵力,拿下宁远城的问题不大,这是大明在关外唯一的军事重镇了,拿下了宁远城,高台堡和前屯堡将可以忽略不计。
等建奴进入五十米范围之内,接二连三的爆炸声响起了。
这不是宝军放炮,是地雷。
宝军还没有放过一枪呢。
地雷将奋力冲锋的建奴炸的人仰马翻。
谭疯子看的好笑:“建奴就是建奴,一点脑子没有,在咱们地雷手里吃多少次亏了?一点办法没有。”
谭疯子身边的军官和参谋们都微笑起来。
建奴扔下一百多具尸体停止了冲锋。
莽古尔泰也没有办法,让众人后撤百米,他则让人飞奔回去请示。
对于地雷,建奴真的是毫无办法,除了用牲口排雷,没有别的办法。
建奴遂派人用一百多马车,平排,然后在马尾巴上绑了鞭炮。
一挂一挂的鞭炮放起来,然后马儿们疯了一样前冲。
这样排雷的效果还不错,但也只能排掉一半左右的雷。
关键是地雷的成本低,一匹马至少十两银子,一颗瓦罐地雷才多少成本,二两银子不到。
还有一项,这么折腾一阵,把建奴如虹的士气给折腾掉了一小半,再冲的时候,便在战战兢兢的氛围中了。
轰,轰,轰。
地雷加上四门不停轰击的红衣大炮。
红夷大炮,其原型是欧洲在1600年前后制造的舰用长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所有类似设计的火炮都被中国统称为称红夷大炮,也称红衣大炮。
在引进该类火炮后不久,明朝就仿制成功。
红夷大炮在设计上与当时明朝本国拥有的火炮相比,有很多优点,炮管长,管壁厚,口径大,整体形状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
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