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拿破仑时代强悍的法军。英军的火炮人数都不占优势。
当时法军26000人,英军17000人,为了抵御法军强势的进攻,威灵顿先把阵列不再像之前排成好几排。
而是拉成一条只有3人到4人组成的长阵列。
这条长阵列被称为“细红线”。
然后全藏在山坡后方,这样不但敌人看不到阵型和人数,还可以躲炮弹。
利用山坡前面放一部分散兵打冷枪干扰敌人,等对面法军认为,这怎么才这点人,连队列都排不好,这不是白送吗。
于是前排的法军认为英军的溃败了,便放弃阵型开始收割,等翻过山的时候,才发现山后有一长串蓄谋已久的英军等着他们。
放弃了线列的先头法军被这一战术惊呆了,没了线列基本也没有什么战斗力。
直接打的滚下了山。
同时英军开始翻山进攻,
并且以两翼合围之势,来攻击后排还有阵型的法军。
两翼合围还形成了交叉火力的效果。
再加上细红线漫山而下让法军士气崩溃。
单一条直线线列完全抵挡不住英军的合围线列。
法军就这样被动了脑子的英国人暴打。
英国人就在这样利用地形和改动了线列结构打赢了法军。
一个问题出来了,每次打仗不可能总在山坡打吧。
于是英国人又想了下线列战术存在的缺陷问题,发现了关键的一点。
那时候火枪最大的问题就是精准度和射程,双方隔老远互相对射,你一轮我一轮,打的跟回合制一样。
几轮交火下来凭借当时火枪糟糕的性能,双方也没死多少人。
最后还是拼刺刀。
精准度和射程就那样了,那要提高怎么办。
那就靠近点再开火。
最好把枪怼敌人脸上,保证不打偏。
于是,英国改变了传统的线列战术思维。
敌人要开枪就开枪呗,反正那准头也打不死多少人。
我们就不开枪,顶着你的火力前进。
就这样,英军开始不对射了,先让敌人射两三轮。
反正准头就那样,上弹速度也慢。
你随便开枪,我躲一下算我输。
中枪了后排的士兵顶上去,保持线列继续前进。
英军最前排的士兵岂不是很惨。
惨嘛,是有点。
但耐不住严苛的军法。
因为当时要是胆怯或者想做逃兵,后果都很惨。
还不如死在进攻的路上。
同时英军的军官也和士兵们一同前进,军官都身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