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后的一个月内,时予迎来了他人生中的最繁忙时刻,以前淮阳山前后总共也不过迁入了上万百姓,这回居然一口气来了十余万。最主要的还是周围的村庄农户,他们在山外最大的牵绊就是各种人情关系和他们赖以为生的土地。现在他们整个村庄都几乎迁来了淮阳山,人际问题自然不存zài
了。至于土地问题更是简单,这些年被贪官污吏、地主豪强残酷压榨,普通农户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土地,而到了淮阳山,时予却肯定会给。
另外城里的百姓也迁来了不少。他们大多都是原本生活在城市夹缝中德穷苦人家,城里的繁华与他们并没有多少关系,到了淮阳山也不过是从苦力转成了农户而已。最让时予欣喜的是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就连山外的富户也有一些进入淮阳山。其实山外很多商人富户的日子也不好过,官府的税收越来越重不说,甚至还有些竞争对手暗中和官府勾结打压他们的产业。可是他们又没什么办法,有钱的怕有权的,普通商人又如何斗得过那些官僚还有他们的七大姑八大姨。无奈之下很多人只好转战淮阳山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一片净土,其中自然包括了张护曹轩奇这些和时予打过不少交道的商人。
这些人之前就已经在淮阳山的市集内开设了商铺酒楼等,但是现在他们举家迁入意义就不一样了。淮阳山市集形成以后,的确发展迅速,可是时予很快就发xiàn
这种速度仅仅是在初期维持了一段时间,最近半年来,市集的规模几乎就没有再扩大。时予和严方研究很很久才发xiàn
其中的一个关键,目前淮阳山的百姓都是一般的温饱之家,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对外界需求不大,就算是有一些必需品一定要从别人那里买,也是挑最便宜的。因此市集里的商铺生意都很惨淡,要不是时予免除税收之类的税赋,恐怕没人可以坚持。
随着那些富贵人家进山定居,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他们身家丰厚,日常开销也大,因此山内很多以前没法存活的行业都可以兴旺起来。这样一来,实jì
就可以有了长足的发展,就算在几十年内变成一个繁华城市,也不是没可能。
面对如此庞大的移民群,时予自然是乐得合不拢嘴,不过这么大的工作量也让他有点吃不消。为了能安置好新的百姓,他几乎让严方把山里能调用的人手都用起来了,而且还有个最麻烦的问题就是他的银子不够可。以前时予对待进山百姓都是分发农具种子和者其他劳作物资,但是上次陆判不知是搞什么鬼居然跟他要二十万两,看在冥银矿的面子上,他把能给的钱都给了陆判,现在能调用的钱只够一些日常的零碎用途。算起来这是时予第一次缺钱花,不管是做人还是做神。无奈之下,时予只好给新来的百姓仅仅分发田地,再让严方组织人手给他们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