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仙侠小说>靖难天下>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三十一章 洪武驾崩(2)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三十一章 洪武驾崩(2)(2 / 4)

“宪”啊。“襄”的也就不错了;闹不好最后来个什么“荒”啊,“炀”的可就丢人了。

朱植正想着,黄澄出来提议要给朱允起个年号。年号这玩意是从汉朝开始的,国古代纪年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天干地支纪年法,什么甲寅年,庚年就是这种,十年一轮,问题是十年一轮总有重复啊,于是就以皇帝的年号辅助一下,比如朱元璋年号是洪武,总共有三十一年,这样其出现地干支几年就可以跟别人分开了。

明朝以前一个皇帝可以有许多年号,比如唐朝高宗李治,没事就换年号玩,在位三十三年换了十四个年号。从明朝开始一个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年号也就成为了某位皇帝的代表称谓。两朝惟一一个有两个年号的就是朱棣地重孙朱祁镇,他前后两次登基,前面叫正统,后面叫天顺,此乃后话。

黄澄这个提议很明显,用意就是为了巩固朱允的统治。但这个提议很正常,于是一般大臣纷纷你一言我一语地各自说出心地想法。什么“正和”、“宣盛”、“乾通”等等,大家争的不亦乐乎。

朱植眼皮一翻,有心凑凑这个热闹,于是出班对上面的朱允作了一揖,清清嗓道:“皇上、诸位大人,臣想到一个不知dào

当讲不当讲。”朱植是朱元璋在京惟一一个成年地儿,他一张嘴,大家都安静下来。

朱允道:“皇叔请讲。”

朱植环顾一周道:“先帝年号为洪武,当然先帝武功盛世叫这个年号恰到好处。但他老人家经常教导我们,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先帝有了武功,皇上一朝是否应该更注重治?

皇上自幼知书达理,质彬彬,所以臣提议年号不若叫建如何?请皇上圣断。”

朱植此言说得十分有理,下面的大臣们也都点头称是,连最麻烦的黄澄也表示赞同,于是在没有太多反对声音的情况下,朱允的年号就定为“建”,今年仍为洪武三十一年,明年新年开始为建元年。

朱植心偷笑,看来自己插了这一杠,让历史依然按照原来的轨迹前进。其实对于朱植来说历史按照原来轨迹前进才是对他最好的结果,只有这样,他手里的作弊器才能继xù

发挥效用。不过总得来说,朱植回到明朝已经年了,这年间虽然有些小事件发生了改变,但历史的列车仍然在原有轨道上隆隆前行。

接下来,大臣们又商量了一下朱元璋葬礼的种种事项,对于朝廷来说,以上这些事情都是天大的事。看着这些受到儒家礼法严格训liàn

出来地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朱植再也不发一言了。

等到这些朝廷的大礼讨论完毕之后。黄澄又出班道:“请示陛下。下一步是否应该将太祖高皇帝的遗诏诏告天下?”这个也都是惯例,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