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敬在淮河岸边与燕王大辨一日,燕王不听,执意进京,遂挟卓敬于军,日夜兼程奔应天而来。燕王兵将白袍白幡,每日宿营,燕王南面而泣。
早有沿途官员将燕王动向报于京城,京师大震。黄澄再度叫嚣燕王违制,应治罪,帝不许,着驸马都尉梅殷出迎。月初二,燕王至扬州,命扬州知府备舟以渡。扬州知府阴违之。梅殷得遇燕王,宣旨抚慰,准燕王一人一骑渡江进城吊丧。另一边着左军都督府都督曹国公李景隆督四卫大军陈兵江
燕王行至江边,望江南旌旗招展,心戚然。道衍劝道:“殿下千里奔丧,至诚至孝,天下舆论莫不许之。奈何有违皇命,反而授人以柄,斥为不孝。愿殿下养成龙虎之威也,他日风云际会,羽翼高举,则大江可投鞭断流也,今日没必要屑于在此消磨。”
朱棣感其言,当即下马面向应天跪倒,泣不成声,烧纸以吊。哭完孝,朱棣翻身上马,勒马北去。一场小小的政治危机以朱棣的退却而了却,京师乃至各路藩王都不禁送了一口气。
一个月过去,孝陵也最终封闭,朝廷专门设孝陵卫以守之。忙了整整一个月各种繁复的宫廷礼仪,朱植这位在京“大藩王”也总算送了一口气,回到家与老婆孩过上几天轻松的日。
朱植正在后院与白术带着几个孩玩耍,那边回廊站着杨荣。朱植看见。打趣道:“我的长史大人,你看我也忙了这些天,刚得空陪陪夫人孩,你真会挑时候。”话虽这样说。但还是放了朱贵,边拿过毛巾擦手,边朝杨荣走去。
杨荣行了礼道:“打扰王爷天伦,实在不好意思。”
走人书房。朱植地神情已经变得相当严肃,道:“丧事都办完这些天了,宫仍然没有一点意思让我回辽东吗?”
杨荣道:“这个意思暂时看不到,只是皇上又封官了。杨靖、方孝儒、黄澄都晋了翰林学士。”
“哦?”朱植应着,看来小侄刚刚逼退朱棣之后,已经迫不及待地封官许愿,巩固自己的实力了。不过小侄这么做也没有违背历史的进程,这个翰林学士以及四人辅政正是日后明朝内阁制的雏形。
朱元璋撤宰相,自己独揽天下权柄,只是像他那样精力丰富。五十多岁还能生孩地皇帝有几个?操劳了半天,到死的时候也十分郁闷地说自己给累坏了。所以从朱允开始,已经逐渐形成内阁制度.wap,1K.Cn更新最快.到仁宣两代,正是封大学士。建立内阁。如今朱允还略微将这个制度提前了,四位辅政之臣都封了翰林学士。
朱植道:“哼,此四人不正是行宰相之事吗?只不过分了宰相之权而已。”
杨荣道:“殿下所见极是。皇上仿佛有些着急了,一下将方大人、黄大人提到宰辅的位置。”
这位黄大人日后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