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叔叔始终如同一柄悬在脑后的宝剑,让他无法安眠。当了皇帝又怎么样,如果江山坐得不稳哪里还有意思。朱允长叹一声,吓得旁边地小太监偷偷看了看万岁爷。二十岁风华正茂的人,眉头却总是拧着,哪里有那么多烦恼?
不容朱允长吁短叹,那边一名小太监在门口通传:“禀告陛下,翰林学士太仆寺卿黄澄求见。”
朱允一听通传,立kè
来了精神,道:“快,快传。”不一会黄澄走入书房房门,向朱允行了礼。
朱允连忙让二人起来,吩咐赐座。黄澄屁股蹭着凳靠了一下,连忙道:“日前陛下问臣,还记得当年东阁门所说地话吗?臣对曰不敢忘记。如今有一个大好机会送上门来了。”说着从袖筒抽出一个奏折递给朱允。
奏折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周王朱的次朱有火动(dn音)告发周王图谋不轨。朱允边看脸色愈凝重,看完后问道:“先生怎么看?”
黄澄道:“这正是削夺周王爵位地好机会。”
朱允道:“儿告父亲,可合礼乎?”
黄澄正色道:“侍父以孝,臣侍君以忠,对于周王次一方面是父亲,一方面是朝廷,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只是选择以忠侍君,并无悖纲常之处。如果陛下不以此惩罚周王,那日后还有谁会为陛下尽忠?”这番话说得朱允连连点头,正说着,内侍又来报:兵部尚书齐泰求见。来得正是时候,朱允连忙命其进来。
齐泰进屋之后,赐座一旁,朱允将奏折交给他看了,等齐泰看完,朱允问道:“齐爱卿,对此有何意见?”
齐泰连忙摇着头道:“周王不忠,有火动不孝,好一对不忠不孝的父。”
朱允听他这么一说,也叹了口气,毕竟周王是朱家的人,出了这样一对不忠不孝之人,自己有什么可高兴的。齐泰自知失言,连忙不再说话。
隔了一会朱允道:“黄卿以为应趁此机会削夺周王爵位。齐卿怎么看?”
齐泰道:“臣以为不可。”黄澄不禁为之侧目,这个一向以自己马首是瞻的同年进士什么时候学会反对自己了?
朱允微笑着道:“哦,齐卿以为不可?说说理由。”
齐泰道:“周王有异谋不假,然开封离京城近,快马不过五天路程,一旦有变京城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之。再者也是最重yào
一点,周王实力并非藩王最强的,确切地说,周王不具备谋反的实力。
削藩者应该从最强者入手。燕王拥兵十数万,年年出塞,部下全是虎狼之师,而且燕地民风剽悍,离京师很远,一旦生变,朝廷无法迅速作出反应。等到大军云集,谋反已成,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燕王是在世太祖皇最长的,他的一举一动都给其他藩王以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