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快步离去。
“小姐,你真打算将杜娟许配给他?”
刚刚两人在里面说的话,外面的两人大部分都听见了。
阿绣点头,“这人长得过眼,当初也是许掌柜率先挑选过的。他心悦杜娟,又愿意跟随我等,只要杜娟乐意嫁他,这事我便同意。”
杜妈妈默了默,后面也点头道:“只要小姐考虑清楚,老奴也没意见。”
杜娟虽叫她一声娘,可说白了也是卓家人,主子想给身边的丫鬟婚配,她插不了手。
只是杜娟的年纪不大,其实她还想要多留几年。
不过为了卓家,小姐要用人,杜妈妈也无话可说。
下午,宋明从新院子那边过来,跟宋二才和常氏说了声,就打算先回村去了。
绣坊已经放假,离年关还有三日,宋明无事可做,便想着先回去看看,自从来到镇上当差,他一直没有回去过了,有些挂念妹妹宋青。
宋二才点头,好生叮嘱了几句。常氏也拿了一些衣料,还有赏钱给他,让他先回,过些天他们也会回村团年。
才来不久就得赏钱,宋明犹豫一瞬,最后还是接下了。
“二叔、二婶,我这就先回了。”
宋明拱了拱手。
宋二才背手说道:“刚好我要外出,不如送你去镇口看看有没有牛车。”
宋二才就是想送送他,宋明心中一酸,点头应下。
两人出了门,刚好碰见从学馆归来的宋添。
如今学馆虽然已经闭馆了,可馆主还在,宋添有时会过去请教学问。
“二哥。”
宋添打招呼,宋明笑笑,瞄了眼他手里拿着的书卷,后面说了下自己回村的事。
宋添点头,目送两人渐渐远去。
年二十九那天,晚上常氏弄了一桌子好菜,提前跟大家团了一个年。
明儿个一早他们便要回村去了,到时会在那边住一晚,初夕那天吃完晚饭才归。
如此,等隔天宋二才他们赶着马车回村,铺子里也就剩下杜氏母女跟陆保兄妹,还有霍家祖孙二人。
临走前常氏已经备好了米粮跟肉菜,这两日有生意便做,无生意关好门在后院休息便可。
昨儿个落了雨,车子赶得慢,等回到村子已经快要到中午了。
就算是乡野之地,年关这种日子也是热闹非凡。
宋二才的马车刚进村,便有一些怀揣零嘴的小孩儿围过来看热闹。
平日里穿着旧衣混身裹尘的小皮孩们,今儿个被专程收拾过,脸上干净了,衣裳也换了没打补丁的,小姑娘还给梳了发髻,脚上穿着新做的布鞋,冲宋二才要零嘴。
常氏早有准备,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