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判了死刑,等阿绣二个月之后上门,那些乞丐的尸身都找不见了。
本就完结的案子,阿绣也没说什么,只是问了一下经过,看了看那份卷综。
清明节前歹,阿绣找到毛氏,说是要去庙里祈福上香。
毛氏一听,劝道:“这身子才好两月就要去那望岩山,我怎放心,万一回来又病了可如何是好。”
毛氏的话关切倍至,阿绣内心却是冷笑连连。
这人是在警告她吗,肯定是了。
“姨母,你知道每年我都去的。生病本是两个月前的事,现在生龙活虎的,要是不去阿爹跟阿娘怕是要怪罪我了。”
说着说着,她便红了眼眶。
美人垂泪,我见犹怜。
堂中的另几位夫人小姐见了,都不自觉蹙了眉头。
主位上的何老太太叹道:“老二媳妇,我看锦绣这身子也大好了,难得一份孝心,让她去吧。”
若大一个何家,也就何老太太还有那么点良知。
既然婆母都这般说了,毛氏也点了点头道:“如此,那姨母多安排几个得用的人,到时多个照应。”
望岩山不远,就在城外,阿绣不在那边过夜,无非就是吃餐斋饭而已。
她清楚这人是想监视自己,或是怕自己跑了,但她能说不要那些人吗,自然是不能的。
“谢谢姨母。”
“你这孩子,跟我说这些作甚……”
梦境转换,时间转瞬便逝。
阿绣挑了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着一大群人上山。
她在佛堂里给长明灯添了油,捐了些香油钱,之后在安排香客的院中歇息了一会,吃了一餐斋饭。
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都平常无比,只不过在回程的路上遇上了纤绣行魏家三公子。
何府的马车坏了轴,将路给堵上了,魏三公子刚好路过,让随行的护卫帮了他们。
阿绣下车跟他说了一会话,看似像是在道谢,据体谈多了些什么外人无从得知。
魏家的下人众多,一直在中间挡着,毛氏安排的人根本凑不过去。
不过也就是那么半柱香的功夫,等马车的事情处理好阿绣很快便上车走了。
六月,也就是何文筠迎娶上京威远候府大房庶女前夕,阿绣向常氏请辞,说要去西山卓家墓园扫墓上坟。
毛氏正是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阿绣有正经理由,也没有阻扰。
隔日阿绣收拾了两个箱拢,很快便带着人去了。
她去扫墓是真,但返回时却没有再回何家。
城北已经有一家打理妥当的院子,那门匾上毅然写着卓府二字。
她自立门户了,这件事情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