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太上忘情也只有天界中的圣级神仙才能做到,这一步跨越,好似从人间极致达到了天界极致。
其实不然,在苍风看来,其实太上忘情只是达到了基本神仙的标准,很多身处天界中的‘鸟人’怎么也不能称之为神仙,他们嘈杂的欲念如凡间众生,顶多可称为修仙、修魔、修佛、修妖者等等。
假若以忘情境作为标准,只怕那些许多传说中的牛人们,绝大多数都在这个标准之下。想想都觉得可笑。
修行如神仙极致的许多大能,竟然都不知dào
这一生在修什么,为什么,懵懵懂懂间只是为了私欲,为了长生、永生在做,仿佛愚蠢的牛儿,在为头上那颗永远不能触及的青草而奔波至死。
正因为他们无法领悟,所以在一次天地浩劫中,他们像是冰雹一样从天际陨落,无论修为多高,也无法避免。
就像眼前的这个世界,无论有多少钱财,无论有多大权势,无论如何卓越于他人,还不是在这样的大灾难中化为乌有。
所有人,在天道面前是多么的苍白,其实何止凡间界,天界中那些著方大拿们,不也如同凡世间各方的领袖,据他的轮回记忆得知,天界中,也同样有着毁灭性灾难,有仙为,有天灾。
一个世界如同一个凡生,也有着它的生老病死,一个轮回接着一个轮回。
曾经的紫薇、弥勒、耶和华,这三生的轮回,对天道的见知最多,但在天道面前,他们依然如沧海一粟。
或许在凡生面前他们是高高在上的神仙,但在天道下面,他们却如同这个世界中的一草一木,只是较强壮一些而已。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聃的话诚不欺人。
至于为何如此,这里面包含了多层含义。
最简单、直接的会首先想到,天道的残忍、无情、蔑视、戏弄等等。
其实远不止如此简单。
万物皆为刍狗,则无有区别,一视同仁。这里面含着一种公平的暗意。
然真zhèng
公平否?为何得与失之间却看不到直接的对等?很多人都可以想到这层次。
于是乎就有六道轮回概念的引入,六道轮回,存乎?不存乎?反正绝大多数人从未亲见,即使见了也早已遗忘。
所以六道轮回,在普通人心中,是纯乎扯淡的说法。
存zài
或不存zài
,不是最重yào
的。因为天道有着更深层的含义。
苍风经lì
了这些轮回,已经触摸到了边沿,但尚未达到透彻的领悟,否则也不会一次次的轮回下去了。
轮回的意义在于,去掉成见,从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