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没有采纳罗刹女的计策,只身一人离开兜率宫,连那青牛坐骑也没有骑。
给自己架火看炉了七百年的童女,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孩子的母亲,这确实令太上老君有些难以接受,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生气。要说气,他心中也有气,是气不过这初为人母的罗刹女居然要把自己的孩子送给他拿去镇山,世间哪有这般对待亲生骨肉的母亲,用“恶毒”来形容她,一点都不为过,何况虎毒尚且不食子。
但,有句话叫“不知者不罪”,太上老君深知罗刹女的良苦用心,她也是出自一番好意,见老君有难,一心想要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同时更是为了世间能够少一对被拆散的母子,才孕育出了这个孩子,如此说来,罗刹女的这种无知的“恶毒”其实也是建立在“大善”和“感恩”的基础之上的,并不是有意而为之,也不是不可以谅解。
倘若换个立场去讲,罗刹女的这种所作所为,明明是为了人间的大爱而舍弃了自己的那份小爱,这,反而还变得伟大了起来,变得感天动地了起来。
善恶只在你心中,这世间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只看你站在哪个立*{}{中文网}
m.35zww.n
e
t*场上去看,去想。
太上老君这把与天同寿的老骨头,什么样的事情没有经lì
过,什么样的人没有见到过,他深知,再伟大的母亲也不会伟大到将自己的亲生骨肉置之生死于不顾,肯将自己的亲生骨肉置之生死于不顾的母亲,一定都有她自己的苦衷,一定都是为了她心中的那份更伟大的爱。
对于罗刹女所献的那条“壁画之策”,太上老君虽然口中回绝了罗刹女,但心中还是很赞赏的,此策的确可以拯救世间许多人的性命,着实高明,这令太上老君对罗刹女刮目相看,但此策的代价,更是不容小觑的,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出此下策的。
该做的事情当然还是要做,无顶山不能不镇,金童镇顶阵也不能不摆,那阵中的金童恰如一把开启一切的钥匙,更是缺之不可。太上老君离开兜率宫后,便匆匆下了凡间,看看能不能寻到些被遗弃的男婴。
太上老君有些时日没有下凡了,他腾云巡游,自半空之中向凡间张望,只见那凡间尸横遍野,残骸漫山,也分不清哪些是本来的山,哪些是尸体堆积而成的山,大地与江河血红一片,断臂残肢随处可见,没有一具尸体是完整的,怪不得千里眼在向玉皇大帝禀奏凡间状况的时候一脸慌张。
太上老君立于云上,掐指算了算,结果却令他大吃一惊,他以为自己算错了,于是又算了一遍,却还是同样的结果。
他算的是此时的凡间尚有多少凡人,之所以对结果感到吃惊,是因为他算出近些年来,凡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