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起身同贺恭喜。
“谢陛下……”眼角眉梢,一簇簇的欢喜,成太后撑起扶手便要谢恩,却被宇文序止住动作。
“逢五逢十俱是要大办的好日子,宸妃今日前来,也是精心挑了贺礼。”宇文序话锋一转,说起南婉青。
成太后脸色有一瞬僵硬。
只是成家终究进了爵位,还添了封邑,成太后打心眼里高兴,也乐得依着宇文序心意,含笑问了“是何物”。
“啪啪”两声,彭正兴连击两掌,门外四人步子匀净,抬着一尊杨柳观音入了正厅。[2]
玉观音并非罕见奇珍,成太后大失所望,因着敬重佛法,面上难得不露鄙夷。
白玉净瓶,一枝杨柳青翠欲滴,栩栩如生。
“若以白玉雕琢,形似而神不似,倒不如插了新鲜杨柳,有生气,难为她的精巧心思。”成太后没话找话,夸得牵强。
东阁更衣之处,南婉青懒懒打了个呵欠。右手后两指的指甲断了一半,所幸未曾伤及皮肉,只是半长不长,看得人心烦,便命侍女一并剪了。
她尚不知已为成太后挑了寿辰贺礼,也不知一向针锋相对的成太后,绞尽脑汁夸了一句“精巧心思”。
“母后再看看。”宇文序道。
成太后敛了喜色,眉间蹙着疑惑。
不知哪位妃嫔“呀”了一声,奇道:“这杨柳枝竟是碧玉雕就,只是如何放入白玉瓶中?”
“菩萨坐的莲台,花瓣尖儿泛着淡淡粉色,是我眼花了么?”
“你们可见菩萨身后金色的佛光……”
成太后双眼昏花,但见影影绰绰一团素白身形,耳听席下议论,大为震动,搀着佩兰的手径直下了高台。
白玉观音,翠玉杨柳,黄玉光相,桃花玉莲台。
一体四色,浑无拼接裂痕,巧夺天工。
“当初玉石商人开出杂色石料,已做好此行赔尽的打算。半途偶遇化缘的僧人,他为积善缘施舍钱财,可巧那僧人是位镂雕行家,便就着杂色走向雕出一尊四色观音,以报恩德。”
宇文序信步而至,娓娓道出其后原由。
玉器是好玉器,故事是好故事。
成太后连连道“好”,想必很是喜欢。
至于这观音像是何人所赠,她的亲生儿子,或是她亲儿子托言的南婉青,倒不是首要探究的疑虑。
“臣妾不如宸妃心思精巧,只会做些蠢笨功夫,母后莫要嫌弃。”皇后起身,命侍女献上贺礼。
宫人搬上叁四箱书册,缃色宝相花书封,齐齐整整,不知内里为何物。
成太后翻开一册,大略看几眼,已认出是《无量寿经》。
皇后解释道:“慧远大师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