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一日不见我,我一日不喝……”
“不吃。”
未娘叹道:“娘娘何苦作践自己?”
“姑姑不必劝我。”赵修仪坐不住,头重脚轻,只得仰面躺下,“我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赵家遭逢此难,我若不能为君上尽忠,为双亲尽孝,为无辜之人尽义,这一身血肉凡胎舍了便舍了,到底也算清白。”[3]
——————————
注:
[1]知止而后有定……虑而后能得:出自《大学》。
[2]同年:古代科举考试同科中式者之互称。唐代同榜进士称“同年”,明清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同年”,清代科考先后中式者,其中式之年甲子相同,亦称“同年”。
[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出自《孝经·开宗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