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瞒,生怕皇帝会怪罪,只想把反贼灭了以后再邀功,毕竟,百姓会反,是他太贪的原因,赈灾银两,全部进了他的口袋。
谁知,这一瞒就瞒出大问题,不仅丢了区区性命,造反的百姓也越来越多,仅仅两个月时间,横关起义的贫苦百姓聚拢到几万人,势力迅速崛起。
商女不知亡国恨!
京城依旧繁华,京里的朝廷大员,依旧汲汲营营往上爬。
京里的纨绔子弟,更是只知道吃喝玩乐,根本不知百姓疾苦。
皇帝得到百姓造反的消息,这群反兵已经成了气候。
西北战事未停,横关战事又起,皇帝怒不可遏,朝中又是不少官员下马。
京城的气氛紧张起来,端王蠢蠢欲动。
大昭处于了一个风雨飘摇的时节。
与此相反,连州的一切却已经步入正轨。
来往商人忽然发现,抢劫的强盗不见了。
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渐渐的,大着胆子的商队来往更加频繁。
秦子臻搬入城主府,军队入住城中,城墙高处放着红衣大炮,黑色的炮身充满震慑的能量,仿佛对外界昭显着城池的威力。
各处部门按部就班。
宅院分给了各位将领,商铺,客栈,酒楼,交易区,全部交由内务司管理。
将领想要商铺,可以,必须拿钱来租,并且秦子臻规定,按照个人职位等级,所租的商铺的数量亦有上限。
☆、 第075章
姚永珍是宋国南泉县的一位富家公子,祖父白手起家,从一位人拉着骡子的商贩,到现在家财万贯,靠的就是走南闯北。
只可惜,俗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祖父去世才三年,继母的娘家,还有他那不成器的父亲,就把家业败了一大半,明明他才是嫡长子,过的日子却连下人也不如。
从前他以为只要自己争气,只要他拿出继母吞噬家产的证据,父亲就会醒悟过来,父亲就会重视他。
可是……
姚永珍看着手中的一张薄纸,低低笑了,笑声凄凉,惨淡。
他一心为了姚家好,一心遵从祖父的愿望,想将姚家发扬光大。谁知,当他好不容易找到继母娘家中饱私囊的证据,居然会落得一个扫地出门的结局。
姚家产业何止百万,两间亏损的铺子,两千两银子,就把他给打发了。
嫡子,长子,他所占的嫡长名头,抵不住二弟一根头发。
哪个大户人家会把嫡长子分出府去,父亲的眼里,从来没有他这个儿子吧!
周围人纷纷指指点点,虽然同情居多,但又何尝不是看热闹。
“亏的姚家是商户,要是读书人,这样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