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缺钱。
再加上这几年古玩方面的收藏,家底比一般工作几年的小白领还要丰富的多,这些外人可不知道。
但是即便有点家底,想要在动辄上万起价的市区买一套两居室的住房,那也是差得远呢!
这年头没房没车的很难找得到对象。
因为懒汉的名声,又不太出去见人,以至于眼看三十多岁了,连个对象都没有,镇上村里最爱给人介绍对象的妇女见了车晨都选择绕道走,完全不敢提这茬,好似生怕被他沾上了一样。
想到了往事,感怀一番的车晨又有些无奈。
转眼间,时光已逝,大学毕业找工作碰壁之后,他在家闲了半年。之后就是每日上网、研究美食与修炼,除了出车,基本是回到了上学时的状态,仍是那个沉默冷淡、不爱说话的高冷青年。
车晨虽然赚的钱足够自己生活有余,但内心却越来越空虚乏味,向往着能够修真有成,打破凡俗的束缚,做一个世外高人。
对于那些周旋于领导与同事之间勾心斗角的人,车晨瞧在眼里,他感到疲惫与厌烦,不喜欢喝酒,厌烦饭局应酬。
这一点没法改变也不想改变。
在毕业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让他彻底厌倦了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和冷漠,患上了社交恐惧症,真想一走了之远离这乌烟瘴气的城市,去往青山绿水之间隐居。而且他也是这么做的,毫不留恋的离开了大城市,回到老家这座滨海的渔村小镇过上自己的“隐居”生活。
网络上有一句话,车晨感觉相当不错,很符合自己的心境,他也常常以之自嘲。
那句话就是“和人相处的久了,我就更喜欢狗了!”
当年回来后会出去工作实际上也是照顾干妈的心情,毕竟有一个郑铭就够她老人家操心的了。
记得高中毕业的时候,身为大哥的郑铭考虑到家里供三个孩子念书压力大,为了让两个小的继续读书,他都准备放弃了大学学业,肩负起家里的重担,一个人供养两个学生。结果还是郑爷爷知道了将他痛骂一场,东挪西凑借了钱给他凑齐了学费,才没让他耽误了自身学业。果然现在这小子也算是功成名就,学成归来。
所以做为郑家这一代的长子长孙,别看他小子一幅吊儿郎当的模样,实际上郑铭是背负着一家人的期望。当然他也没有让所有人失望,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能够出一个留学博士,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家里的支持毕竟有限,难以支付动辄几十万华夏币的学费,那几年在国外郑铭都是靠着打工度日,吃最廉价的食物,每每打电话回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如果不是车晨私下的经济援助,这家伙估计要累吐血才能攒够学费。
这种情况,车晨也不想自己再让干妈他们这些老人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