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速度不减,但是到了金陵码头,远远的就必须减速了。
因为前面的各色船只数量远远不是诗人口中的百舸争流、千帆过尽可以描述的,或者用“摩肩擦踵”来形容还有几分贴切。因为整个码头所在的数里水面都被大小船只所占据了,就跟被浮萍挤满的池塘一般。
看那些喧嚣人群之中下船上岸的人瞬间就被挤入可怕的人流中,这种感觉,就像穿越者记忆里现代社会火车站春节时的拥挤场面。
如果在这里等着排队停泊,估计得等到日过西山去。所以方玉麟命船上水手赶紧绕过这个码头,向下一处码头行去。
好在作为第一处金陵城外的码头,来往的多数是大小商贩,因此方才的那座人流量达到巅峰,后面第二个码头就少了一些,一半是客船一半是商船,他们的船仍旧没有在这里停靠,因为这里仍旧需要排队。
过不多时,才来到第三处码头,这里的码头比前两个要小一些,但是修建的却比较华丽,岸上还有芦棚,上面竖起彩旗扎着红绸。
来往的也都是中小型的客船,一个个下船的客人气度不凡,都是前呼后拥的,显然不是一般人物。
“这里是金陵外官船码头之一,几位道友都有天枢府官职在身,方某也有举人功名,停在这里下船最方便。”
果然是官船接待处,几个小吏麻利的引水停靠,然后方玉麟的随身仆从亮出文书帖子,码头为首的小官当即点头哈腰的接待。
不过方玉麟挥挥手,只带一个随从,其它都留在船上,当先雇了马车,引领着穿越者四人进了金陵城。
相对于现代城市,这大明京城的规模也就是一般三线城市的样子,不过在这个世界,那可是全世界人口面积都排在第一的巨型城市。
后世出名的欧洲大城市根本没法相比,帕瑞斯和伦堡现在还是屎尿与泥水齐飞,贫民窟和乞丐遍布的“大城市”。
说起来此时的大明有点类似南宋那样南渡之后,以北地精华灌注江南所致畸形的繁华。
但是此时此世的大明却绝非南宋那般软弱,新君年少,这几年朝廷动作也如同皇帝一样朝气蓬勃。外有权臣大军镇守边界,内有各方势力追求平衡,皇家本身实力也是十分强大,文臣不敢再轻易忽悠皇帝拼命挖国家的墙角,武将地位提升不再贱如草芥,将士们上了战场敢战用命。
可以说如果穿越到这样的历史位面,基本上就没穿越者什么事儿了!
造反?估计还没起事就先把小命丢了。
或许只能用现代一些知识搞点发明创造,然后安心做个富家翁罢了。
从隆武帝开始,这世界的历史就拐了个弯儿,这是多少明粉儿心中最向往的力挽狂澜,反清扶明,拯救南明崛起的剧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