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也太小心。”刘妈妈感叹:“不过郡主也是不容易。”想她小小年纪就被接进皇宫,外人都说皇上最宠爱她,怎么知道她一个孤女在皇宫中求生活的不容易,也难怪她即便到了自己外祖家也还是处处小心。
“罢了,既然是郡主要求的,以后就改称姑娘就是了。”刘妈妈最终说到。
“许多年不曾来过,我对这里都不熟悉了,还请刘妈妈介绍介绍这里的情况,也免得将来出了差错。”安阳笑着说道。
“是呢,刘妈妈您快给我们说说,不然除了这个院子我们都不敢出去了。”,明玉跟着附和。
“这个好说。”刘妈妈笑着答应:“姑娘不记得了也是正常。这府里并不复杂,老太太和太太你们是都见过了的,大郎,二郎和那位三姑娘你们也见过了。”
“见是见过了,却不过有个照面而已。”安阳提醒她,她想问的是各人有什么样的脾气,刘妈妈就算知道的不多,好歹在这里十几年了,多少有点了解,自己也好有数。
“那位表哥我瞧着身子倒是不怎么好?”安阳对那个说不了一句话便咳个不停的表哥印象深刻,便从他问起。
“姑娘说的是府里的二郎?”
“是。”安阳笑着点头。
“唉,说起这二郎也实在是造罪。”刘妈妈感慨:“林姨娘生他的时候难产,自己去了不说,生出来的一个儿子也是带着病来的,这许多年了,吃了多少药总不见好,国公爷和老爷也只能叫他在家里好好养着。”若不是他身子实在不争气也不至于跟大郎差不多大的年纪,大郎已经谋了官职,他还在后院待着。
“不过这二郎性子倒是温和的。”刘妈妈补充道。
安阳听着点头,想他也是苦命的人,只是这样一位表哥她竟然完全不记得了。
“如今府里还有一位三姑娘,乃窦姨娘所生,今年十四岁,所以还没有许人家。这位姑娘倒是机灵的很,跟窦姨娘的性子倒是有些像的。”看起来刘妈妈倒是并不怎么喜欢这位三姑娘。
“另一位施姨娘,也有个女儿,嫁的是忠勇伯爵府的嫡次子。”刘妈妈继续说道。
安阳点头:“这个听外祖母和舅母提起过的。还有我那位大姐姐,说是嫁到靖远侯府去了。”
刘妈妈笑着点头:‘是了。’
安阳笑着点了点头:‘多谢刘妈妈解疑答惑。’
“我也没做什么,姑娘在这里住的久了,各人什么脾性,自然也就清楚了。”刘妈妈笑道:‘再说姑娘有老太太的疼爱,是不必慌的。’
“是。”安阳笑着点头。
“我想着这会儿出去走走,不知行不行?”安阳问到。
“这有什么不行的?”刘妈妈笑道:“姑娘是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