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宋枭途> 第二百零一章 硬闯的太子妃(求订阅!)

第二百零一章 硬闯的太子妃(求订阅!)(2 / 4)

,收复燕云十九州。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赵宋打的主意是,将燕云十九州打下,然后派人治理。

打下来靠武将,但要治理,就非得用文官不可了。

而燕云十九州,是绝不可能一口气全都打下来的,很可能是一个一个打下来。

如此一来,打下一个州,就得派一批文官去治理,再打下一个州,再派一批文官去治理,以次类推。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得有一大批文官随大军进退,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因为拖沓,而耽误大好的形势。

所以,蔡仍要招揽文官、文人,绝对是名正言顺。

事实上,不仅蔡仍在招揽文官、文人,童贯也在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立里客往回招,准备带着他们一块去燕云。

蔡仍没有童贯那么深厚的底蕴,不可能一声令下,就让一大批文官、文人聚集起来待命。

蔡仍只能通过正规渠道,将这些文官、文人先调过来。

不过——

也正是因为如此,蔡仍想调谁就能调谁,然后请赵佶统一批复就行了。

在这种情况下,蔡仍也真是不客气,他所知道的名臣,他一概先全都拢到自己麾下。

像,陈遘,李纲,李光,陈公辅,陈康伯,仇悆,郭永,唐重,赵开,胡世将,刘子羽,呼延庆,等等……

总之,凡是蔡仍知道的、能想到的、能聚集的两宋时期的名臣、能臣,蔡仍一概先全都揽入自己麾下。

至于能不能将这些人收为己用,可以等以后慢慢再说。

蔡仍要的这些人,除了极个别的一两个以外,其他人现在全都不是赵宋王朝重视的人才。

陈遘就先不说了,至少是淮北淮南转运使,又在不久立下大功,算是赵宋王朝比较重视的人才。

先说今后的名相李纲。

两年前,京师大水,李纲上疏要求赵宋朝廷注意内忧外患问题,被赵佶认为议论不合时宜,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

因此,李纲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税务官。

与李纲一块被贬的,还有历史上与李纲和赵鼎以及还没有出世的胡铨并称南宋四名臣的李光。

同样是两年前,李光授任太常博士,升为司封,他指责士大夫阿谀奸佞成风,甚至援引荀卿‘有听从,无谏诤’的话,来堵塞言路;又认为怨嗟之气,聚结为妖气。

王黼厌恶李光,令吏部任他为桂州阳朔知县。

刘安世听说李光因为议论政事被贬,写信称赞他。

当时李纲也因评论水灾一事离开朝廷,住在义兴,他在水驿等候李光,亲自出来喊道:“不是赵州李司封的船吗?”

逗留几天,二人定交而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