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1 / 4)

楚照砚没出事前早已能独当一面, 可谓是荣安伯的得力帮手,之前因为楚照砚受伤, 意志消沉, 因此府上发生的大事,荣安伯夫妻默契的没有去打扰大儿子,只两人前后忙活。

现下不同了, 是楚照砚自己走出了院子, 告诉荣安伯,他要亲自参与这件事, 荣安伯高兴不已, 但同时也有个疑惑:“我儿如何突然想通了?”

楚照砚想了下, 告诉父亲:“大概是因为阿砚吧!”

荣安伯觉得惊讶极了, 楚照砚对父亲道:“阿砚有一颗博大的心, 父亲, 是我们小看了阿砚。”

要不是确定眼前确实是自己受了大罪的大儿子,荣安伯甚至都怀疑眼前之人是不是沾染上脏东西了,听听这说的是什么话?说的是自家那个打小就不学好的小儿子吗?

楚照砚不多做解释, 阿砚的优秀, 父亲会亲眼见到的。

不过眼下, 荣安伯有了儿子的全力帮助, 审问追查的进度快了不少, 很快事情就有了眉目。

时砚听到这件事的时候, 是一家人在老太太院子一起吃饭, 大嫂因为听女儿说,她丈夫愿意走出院子的事,时砚这个小叔子居功至伟, 因此对时砚的态度, 前所未有的热情,不停的让人给时砚夹他喜欢吃的菜。

等一家人吃的差不多了,荣安伯才在一家人面前,说了最近查到的消息:“有人受不住酷刑招了,说是那日来的那孩子,叫楚晖砚的,是大哥与张氏所生。”

老太太一听,就气的直拍桌子,饭也不吃了。荣安侯,也就是老太太的丈夫,在老太太进门前以及进门后,让人在老太太前面生下来两个庶子,三个庶女,一度让老太太在京中贵妇圈子里抬不起头。

荣安侯在外面的大事上,从未出过差错,将爵位顺利交托到儿子手中。但在内宅之事上,谁也说不清他是有意为之,免得上头人猜忌,还是本就糊涂,人去了就更没人说的清楚了。

但老太太对荣安侯前面出生的几个孩子,那是真的毫无好感,甚至非常厌恶。

原因也很简单,要是对方老实听话,老太太的心胸,不可能容不下他们,奈何那几人,尤其是庶长子,从未老实过,竟然在他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姨娘的撺掇下,觉得没有嫡子的话,府里的爵位会落到他身上。

“你爹那个老东西,早早地给你请封了爵位,你都当了荣安伯多少年了,他那心肝宝贝还不死心!跟她那个不知天高地厚,心肠歹毒,又蠢又毒的娘一样!幸好你爹临死前,直接让人一杯鸩酒先送那女人上路了,否则,他们娘两还能做个伴,去咱们家私牢走一遭呢!”

时砚听得嘴角直抽,老太太对故去的荣安侯的不满,由来已久,谁都不敢说什么,时砚敢肯定,他瞧见他爹荣安伯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