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两人将医院的地址都隔空选好了, 但一切的前提是,青霉素成功做出来, 目前看来, 还有最后一步没走,不是掉以轻心的时候,两人还需继续努力。
临近年关, 街上到处张灯结彩, 和乐融融,春节对国人的特殊意义不言而喻, 家家户户走出家门, 开始置办年货, 十里铺不少相熟之人置办年货时, 特意给小诊所准备一份。
东西不多, 就是个心意, 这家一把菜,那家一碗豆子两尺布,来了也不多说, 放下东西就走, 积少成多, 近日刘阿婆为了整理这些东西, 每日就要单独劈出来两个小时。
为此药童和刘阿婆跟着沾了不少光, 两人今年的年货算是有着落了。
尤其是刘阿婆, 她的的家人还没找到, 单身独居老太太,在从在小诊所工作后,将住的房子租在柳树胡同。
现在的柳树胡同, 经过上次痢疾之后的整顿, 整体环境好了太多,加上刘阿婆是小诊所的人,在柳树胡同人心目中有特殊的意义,大家都对她十分照顾,刘阿婆在柳树胡同住的很开心。
刘阿婆瞧着时砚分给她的年货,哭笑不得:“闻大夫,这东西大多都是这条街的街坊们送的,布料还好说,但是这吃食什么的,那是一家一个做法儿,万一我拿回去,被旁人看到是他家送给您的年货,那可就真热闹咯!”
时砚倒是没想这么多:“我拿回家也吃不了,最后还是要送人的。”
单凭刘阿婆和药童,两人不可能内部将这些年货全部给消化了。
于是时砚和温时临每日下班回家,家里司机都要先下车往后备箱塞进去好几袋年货,看的周围店铺唏嘘不已,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不过谁让人小诊所的两位小大夫称得上是整个十里铺的恩人呢?大家只能心里酸一酸,见了面,还是客客气气笑脸相迎,否则这生意怕是都难在十里铺立足咯。
当然时砚他们是不知道这些人的小心思的,就算知道了也不在意,他们的目的,从来就不在这些人身上。
不过不得不承认,这些年货歪打正着,做了不少好事。
温时临一个在外租房,单身独居男子,还是一个很宅,将所有下班时间都用在读书学习上,丝毫不考虑和周围邻居搞好关系的男人,竟然因为这些年货吃不了,不得不分给邻居们,导致他最近在街坊四邻里名声好的出奇。
好到不少闲的发慌的老太太已经热情的要给温时临介绍女朋友。
温时临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吃人的嘴短。”
当然这招在闻家同样有用,时砚将东西带回家给家里的老人,亲戚朋友多多少少都分了些,并且言明是十里铺的街坊邻居送的,大家接受起来都很开心。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