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方长(5 / 9)

虽说是触动了整个村子里的利益,打压了全村人上进的路,让整个苗家村不得不成了他们家的附庸,依托他们家而活。

可正是因为这样,胳膊拧不过大腿,若是六叔公一家许出足够让人动心的利益,也许村人就不会和族长一条心。

因为大家清楚,这事儿就算去了县衙,六叔公一家都是和县令有交情的,县令上头的通判,是人六叔公的亲家,县令会向着谁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为了这些事得罪六叔公一家,往后在村子里艰难存活,不值当。”

说到底,就是三个字:惹不起。

虽然听起来无奈极了,但这就是当下普通百姓的生存现状,对于一辈子最远去几次县城的村人来说,村子和宗族是赖以生存的依仗,平白无故,谁都不会去得罪族里最有能耐的人。

时砚十分理解的拍了拍蹲在地上抱着脑袋苦恼的何大:“行了,让人盯着苗家村,我这里有件事需要你亲自跑一趟。”

何大猛地抬头,双眼放光的盯着时砚瞧,呲着牙嘿嘿一笑:“老大,我就知道你有办法!”

时砚遛遛哒哒进屋,将昨晚写好的信封郑重的交到何大手里:“按照上面的地址送过去,一定要想办法亲眼看着对方将信给瞧了。

另外,你最好不要亲自出面,让人将咱们牵扯进去。”

何大干勾心斗角的事儿不成,但执行力一等一,这也是时砚特意将他从百安县带出来的原因。

听时砚这般说,当下小心收了信,郑重的答应下来,急慌慌的吃了两笼大包子,也不说补眠,精神奕奕的出门去了。

出门时和对面院子里出来的杨禾高撞上,何大一扫昨日的颓唐,笑眯眯的揉了一把杨禾高的脑袋:“小子,等着给我们老大当徒弟吧!”

这是肯定时砚能将杨禾高当初提的要求完美完成的意思。

杨禾高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儿,看起来软软糯糯的米粥,闻言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也不问何大究竟是怎么回事,将手中的大碗往前一推:

“这是我娘刚熬出锅的,放了蔗糖!”

何大也不客气,站在门口,端着碗呼噜噜三两下一碗米粥下肚,把碗往杨禾高手里一推,挥挥手转身特潇洒的离去。

杨禾高看人离去,转身进院子,很快又端了一碗送到时砚跟前,除了一碗浓稠的粥,另外还有两个小菜。

“我做的。”

除此之外,多余的一个字都没有。只用好奇的眼神盯着他瞧。

时砚就觉得这孩子挺有意思,除了第一次见面说了不少话外,平日里真是能不说就不说,要不是他长了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旁人真的很难搞清楚这孩子小小年纪都在想什么。

慢吞吞尝了杨禾高亲手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