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街还钱(4 / 6)

气爱记仇吗?嘴上倒是痛快了,回头能有你好果子吃?

看来还是吃的教训不够多。

果然,就听时砚幽幽补充了一句:“多亏了五伯提醒,家里最近花用确实紧张了些,仔细一想,二百两的确负担很大,这么着。

何大,记得给五伯他们五十两,剩下的一百五十两留着给镖局的兄弟们充作辛苦费好了!”

何大:“……”

现世报,活生生的打脸。好好的实惠拿了不好吗?现在好了,实惠没了,气的够呛。

不过这与他何大有什么关系呢?他高兴还来不及,一百五十两,兄弟们在外面辛苦几个月也就这么些了。要不怎么说老大就是老大呢!

五伯一刻钟都不愿意多待,心里发誓往后余生再也不和许老五往来,就算是将来许老五为了进苗家祖坟,跪着在他面前求他,他都不会多看一眼!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咱们走着瞧!

何大心里高兴,嘴上不饶人:“哎,您老人家慢点儿,我让兄弟们准备两挂鞭炮,请两个吹唢呐的手艺人,咱们风风光光的送您回去!

哎哟,您没事儿吧,这地面可是青石板铺的,摔上面多疼呢!

好好好,我不说了,那让其他兄弟跟您好好说道说道?咱这些兄弟别看长得五大三粗的,实际上可会和人唠嗑儿了!”

一群人呼啦啦来,又呼啦啦离开,院子重归宁静,时砚背着手站在大厅门口看院中的一颗大树,树上一只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喜庆的很。

树下的苗老太心里一点儿不觉得喜庆,反倒闹心极了。坐在廊下的小板凳上吧嗒吧嗒抽旱烟,一锅烟没几口就抽没了,心情勉强平复下来,这才眼神极其复杂的看了女婿一眼:“你放心,里外我还是分得清的。”

这话时砚不置可否。

老太太就是个耳根子软的,这会儿确实分的清楚明白,回头旁人在跟前儿鼓动几句,照样被人遛着走。

这都没关系,时砚会用实际行动告诉老太太,在他这里,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会招致他的厌恶和怒火。

所以他道:“您能这般想我很开心,大姐家的孩子该入学启蒙了吧?我这里有个合适的先生人选推荐,回头让姐夫来找我拿举荐信。”

苗老太一怔,随即若有所悟,上上次她将说自家孙女闲话的碎嘴婆子拿着扫把赶了两条街,女婿就让人给大女儿家送去了十两银子的节礼。

上次许家来人,她没按照对方的要求给他们银子,还很不客气的将人给赶走了,女婿知道后让人给大女婿的生意牵了条线,听大女儿说,大女婿最近的生意做得挺好,两口子的关系亲近了许多,婆家对大女儿的态度随之和缓,在夫家的日子过得很是舒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