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卡(2 / 7)

预料的,虽然温云的前半生看似柔弱,一直靠着温家讨生活,但谁能想到,她在剧情中,经历了和时临一系列事件后,会变的那般坚韧呢?

不过这些事就不用时临知道了,一本书刚好看到结尾,时砚轻轻合上,外面走廊有乘务员对每一个软卧的客人温声提醒:“沪城车站就要到了,请您带好行李,注意安全。”

这年头能坐得起火车软卧的人都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因此乘务员对每一个客人的态度都十分客气,这边小心谨慎的样子,和前面儿坐票车厢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人一个手提行李箱刚出火车站,时砚还在和时临商量:“前年有位住在沪城的长辈做寿,我跟着翁叔来过此地,不过当时的吃穿住行都有人打理,不记得哪里住宿比较方便,等会儿可能要多找一找。”

时临非常看的开:“我看这边很多拉客的黄包车夫,想来都是本地人,知道的很清楚,咱们随便问问就能知道。”

时砚摇头,算是彻底看出来这位大少爷在国外留学三年时间中,确实醉心学术,对民间疾苦一点儿都不了解。

于是耐心解释:“这边的黄包车夫和当地的一些旅馆都是有合作的,他们帮着拉客是按人头收好处费,回头多半要将我们带去隐藏在巷子深处不为人知的小院子,万一遇到图谋不轨的就糟了。”

时临虽然惊讶,他是天真单纯,又不傻,但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门道。

两人正说着话,一回头,发现从人群中一溜儿十几个人高马大凶神恶煞的黑衣人挤出人群朝着他们走来,大马金刀,一身煞气,气势汹汹,目标非常明确,让时砚想说对方找的不是他们也不行。

沪城人真是见多识广,第一时间远远地散开,将场地留给当事人双方发挥。

时砚直接将时临强硬的拽到身后。

领头人四十岁左右,小平头,额头上有一道不明显的刀疤,身穿黑色棉布长衫,整个人看起来有几分圆滑的样子,与他身后一群小弟格格不入。

仔细看的话,这人眼神非常冷静,比他身后那群人都要冷静,与他本人表现出来的圆滑气质也格格不入。

见人三分笑,走到时砚身前,手里拿着一张图对着时砚的脸瞧了又瞧,最后满意的点点头,小心翼翼的收起手里的图纸踹进兜里。

语气十分客气,弯腰对时砚道:“闻少爷,敝姓赵,您可以称呼我老赵。

我们老爷子听闻您在海城对堂少爷的关照,知道您近几天要来沪城,特意让我们来接您,还请您赏脸,给我们一个略尽地主之谊的机会。”

时砚算是听明白了,感情这都是竹容的功劳。稍微想一下就知道是他在出发前给竹容发电报,告诉对方他近期要来沪城取走那笔钱,因此才会暴露消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