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衷(1 / 7)

“路过津城的时候, 我们和津城巡逻部队在城外小树林擦肩而过,是真的擦肩而过, 就是敌人和我们正面撞上, 马上就要动木仓,一场大战不可避免的那种。当时我们所有人手按扳机,随时准备和敌人拼命。

结果时院长说不用紧张, 让我们安心, 不要说话,跟着他走, 会没事的, 那巡逻部队人数至少是我们的三倍, 武器一看就比我们的先进, 怎么可能不紧张?

结果您猜怎么着?”

说话之人名叫刘华康, 是之前与时砚在海城接洽的刘仁的大侄子, 也是跟着时砚一路从沿海回来的人之一,祖上开着一家在当地很有名气的药堂,本人有过留学经历, 也是时砚这次顺便的任务之一。

将人成功从港城带回安城, 要是没有意外的话, 刘华康以后就是时砚的助手了。

小伙子人不错, 热心肠, 不怕苦不怕累, 单就一点, 熟悉之后话特别多。

这不,时砚他们回来已经有半个月,药厂那边正在组织人手紧急安装机器, 虽然厂家附赠了详细的说明书, 安城这边也从其他地方临时调了专家过来,进度依然不是很喜人。

作为时砚的直属上司,王主任为了这事着急上火,无意间溜达到时砚院子,被刘华康逮住,第不知道多少次说起了他们这一路的经历,刘华康将之称为“时院长历险记。”

经过刘华康的卖力宣传,整条街几乎无人不知时砚此行的壮举。

根本不用王主任配合,刘华康端着大瓷缸子喝口水,一拍大腿,继续道:“结果时院长一马当先,直接朝巡逻队走去,这么大个儿一活人,手上还牵着一匹驮着重要物资的高头大马,脚步哒哒哒直挺挺从那些人面前走过去,人家愣是当没看见似的,理都不带理的。

可把我们吓了个半死。”

王主任乐呵呵的听刘华康说完,接话道:“鬼打墙嘛,华康啊,这事儿你都说了十几遍了,我现在可以说是倒背如流。”

刘华康嘿嘿一笑,满脸满足:“十几遍怎么够?这种事我可以吹一辈子,等将来我抱上孙子的时候,也要让他知道当年他爷爷有多牛逼!”

刘华康没忍住,跟有强迫症似的,还是将故事说完整:“事后我们吓得腿都软了,一行人僵在原地走不动道儿。

还是时院长告诉我们,他上次和时医生路过津城时就听当地人说,城外小树林那里刚好有个鬼打墙,出于好奇他还去瞧过,效果特别好,保证没人带路走不出去,他才特意带我们走那边的。

您说说,时院长这运气,是不是绝了?”

说起这个,王主任也深有感触,他也听除了时砚的无脑吹刘华康同志以外的同行人员说过,有一次要借道儿岛国封锁区域,时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