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沈纶又道:“小真人,听说那韦沣到任,令来六郎、李旭将荆州军马整肃,早有准备,生怕我军图之。”
左鸿溟大惊道:“若当真如此,那短期之内将难以攻取。
可惜我一时多言,在陛下面前夸下海口,图谋攻取荆州,如之奈何?”
沈纶亦是苦笑无奈。
左鸿溟百思无计,于是托病不出,派人回去报告辅公佑。
辅公佑听说左鸿溟生病,心中很是担心。
陈正通此时进言道:“陛下,那小真人定是诈病,并非真病。”
辅公佑听后,言道:“先生既知他诈病,那便劳烦先生替朕前往探望。”
陈正通领命后连夜赶到陆口大寨中,见到左鸿溟后果然面无病色。
陈正通说道:“老朽奉陛下谕旨,前来探望小真人贵恙。”
左鸿溟连连点头示意,表示恭敬道:“贱躯偶病,怎么劳驾陛下派老大人前来探问,实在罪过。”
陈正通问道:“陛下把重任托付给将军,将军不乘时而动,只是独自郁闷,内中是何缘故啊?”
左鸿溟盯着陈正通许久无言。
陈正通又问道:“老朽有一小方能医将军之病,不知将军意下如何啊?”
左鸿溟于是屏退左右问道:“哎呀,老大人若有良方,还请赐于小子。”
陈正通笑道:“小真人之病因,不过是因那荆州兵马整肃,沿江又有烽火台防备罢了。
老朽有一计,可让沿江守卫军兵不能举火,荆州之兵束手归降,此计可能治好将军之疾乎?”
左鸿溟大惊谢道:“老大人与蒙再造之恩,愿闻良策!”
陈正通说道:“如今韦沣倚仗来整、李旭英勇而眼中无人,所虑只是将军一人耳。
将军可借此机会托病辞职,把陆口的防守任务转给他人,再下书用卑恭之辞赞美韦沣,使其大意。
待荆州放松戒备之后,我军再派一师,另出奇计而击,如此荆州可定矣。”
左鸿溟大喜道:“真乃良策也!”
于是,左鸿溟就托病不起,上书辞职。
陈正通回去见过辅公佑后,告知辅公佑如此这般,辅公佑遂召左鸿溟回建业养病。
左鸿溟到了后见到辅公佑,辅公佑问:“陆口之重任,不可轻托于人,小真人可有人选吗?”
左鸿溟说道:“如用德高望重之人,韦沣必然加强防备。
二公主深有谋略,但在朝中却无甚名望,且那韦沣年幼,定不知其人,岂会放在心上?
如果让二公主来取代臣的职位,大事可成矣。”
辅公佑闻言大喜,当日便拜公主辅清娟为大宋水师右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