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资格了。
另一方面,辅公祐得知李世民政变成功,便又不安分了。
江东宋国,辅公祐正在苑圃之内晨练。
“清远,来来来,与朕过两招!”辅公祐将掌中戟一横,笑道。
辅清远躬身施礼道:“儿臣不敢,还请父皇开恩。”
辅公祐一撇嘴,点了点头道:“嗯嗯,也罢。朕是久不经沙场,技痒难耐了些,接着。”
辅清远轻松接过辅公祐扔过来足有五十多斤的铁戟,可见其膂力过人。
而后,他熟练的打磨,擦拭起来,又开口道:“父皇,听闻韦略身怀桓侯三绝,乃天下名将谱之上的将魁!
您与他可曾交过手?”
辅公祐擦了一把脸,笑了笑:“哈,你小子不提,朕倒也忘了。
不错,这却是一桩憾事,当年荆州结亲宴上,我二人不过纸上谈兵,倒还真未曾交手。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呐!”
辅公祐此话,却是一语双关了,一则说的是比武切磋,二来讲的便是逐鹿中原。
此刻,大太监匆匆而来,拿着奏章说道:“陛下,李世民玄武门兵变一举成功,已然成了大唐太子啦!”
辅公祐虎目先是圆睁,而后微微眯缝,扯过披风覆于背后,低沉的说道:“清远,即刻升殿,议事。”
除了左游仙等人在濡须口的水军大寨提防颜师古。
大殿之上江东一众文武齐聚,文东武西分列殿前,辅公祐正襟危坐,太子辅清远侧立一旁。
辅公祐婆娑着龙椅把手,语气显得十分平淡:
“李世民继位太子,意味着何事,想必诸公皆知了吧?”
文官之首陈正通率先出列道:
“启禀陛下,若让李世民得以喘息……那江东怕是……
如今虽与韦略联姻,但越是如此,越要早做准备,以免后患无穷。
李世民一向对江东虎视眈眈,陛下不可不防啊!”
苗海潮此时言道:“濡须口有丞相坐镇,何惧唐兵?”
“不错,想我大宋水师,纵横四海,即便姓韦那小儿来袭,也叫他葬身江中!”孙安自然附议,力挺老哥哥一把。
这样一来,难免文武争辩,文臣怪武将傲慢,武将笑文臣胆小。
辅公祐也不管他们,压低了声音问身边的辅清远:“太子,你以为如何呀?”
辅清远看了看争辩激烈的众文武,低下身子说道:“划江为险,休养生息,先取荆扬,再图中原!”
辅公祐听后,拍案而起道:“嗯,与朕不谋而合!正要如此,方显我大宋英气。”
这父子二人的一拍即合,让争吵的文武们顿时变得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