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
韦韬世虽然知道,但也不会去作解释,反正可以过河就是了。
韦韬世点点头道:“嗯,就依此法。阚棱、王雄诞,即刻回大寨调兵。”
二将返回,即调三万人入山,伐竹数十万根,顺水放下,于河面狭处,搭起竹桥,阔十余丈。
而后,三军便渡过了洱河,于河北岸一字型安营下寨,便以河为壕堑,以浮桥为门,垒土为城;
过桥南岸,一字扎下三个大营,以待于赠越析诏兵前来。
不出两日,于赠果然引数越析、浪穹二诏兵马,近乎十万余众,恨怒而来,誓要一举剿灭韦韬世。
将近西洱河,于赠引前部一万神木獠丁,直扣前寨搦战。
韦韬世头带应龙甲,身披苍夔铠,手执败姑苏丈二长矛,端坐火牛车之上。
左右阚棱、王雄诞、裴行俨、尉迟恭、薛仁贵、裴行俭诸将簇拥而出。
各部兵马旌旗漫天,随风招展,刀枪剑戟,寒光粼粼。
韦韬世遥望越析诏王于赠,可是又换了行头。
但见他身穿黑犀皮甲,头顶朱红盔,左手藤牌,右手执斧,座下一头毛色火红的赤毛牛,犄角朝天,好不雄健。
于赠口中大肆辱骂,而后即令手万余神木獠丁,各舞刀牌,往来冲突。
韦韬世见越析诏兵气势如虹,不可力敌,急令三军退回本寨,四面紧闭,不许出战。
越析诏兵皆裸衣赤身,直到寨门前又是叫骂,又是随地屙尿,总之就是各种羞辱。
营中诸将岂能容忍?尽数大怒,皆来禀报韦韬世:“某等情愿出寨决一死战!”
韦韬世自然不许,一一呵退。
诸将再三欲战,韦韬世制止道:“越析诏方之人,不遵王化,今此一来,狂恶斗性正值昌盛,不可迎也;
须避其锋芒,且坚守数日,待其猖獗之气少懈,孤自有妙计破之。”
唐未济也是对众将说道:“诸位将军,今番越析诏厮一鼓作气,锐不可当。
殿下避开其勇力壮盛之气,此乃上上之策也。还望诸位将军稍安勿躁,静观其变。”
于是,唐军坚守数日不出。
这一日,韦韬世在高阜处探看,窥见越析诏兵已多懈怠,便擂鼓聚将,对众将道:“汝等敢出战否?”
众将皆跃跃欲试,欣然欲战。
韦韬世先唤裴行俨、尉迟恭入帐,向耳畔低言,分付如此这般。
二将应命,受了计策而去。
又唤裴行俭、薛仁贵入帐,交待过后,二将又去准备。
再唤李瑰前来,对其言道:“孤今弃此三寨,退过河北;
本阵一退,御弟便拆浮桥,移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