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隋唐鼎革> 第624章 升道坊

第624章 升道坊(2 / 3)

许多。

之后韦韬世摸索着周身意欲给些钱赔偿,但因为出来的太急,并未带钱。怅然若失之下,他只好心怀抱歉的离开了。

升道坊内虽然并非传言中一般“尽是墟墓,绝无人住”,但一座座坟包也不在少数,韦韬世在坊中转了一大圈,郁郁而归。

归途之中,韦韬世在坊门前看到了一处粥棚,挑着的帷幔之上写着“望月”二字,不由得便走了过去。

人群络绎不绝,有老有少,韦韬世来到切近环视四周,发现李望月并不在此。

粥棚里的一个老者娴熟的盛了一碗走了出来,递到了韦韬世手中:“喝吧,刚煮好的。”

韦韬世先是一愣,而后接过粥碗,笑道:“多谢老丈啦。”

“观郎君相貌莫不是落榜的考生?”老者解了围裙递给旁边的人。

韦韬世问道:“您是?”

老者答道:“小老儿是升道坊的里正。”

里正,负责调查户口,课置农桑,检查非法,催纳赋税。以四户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每里置里正一人。

韦韬世点点头,又问道:“你们坊正呢?”

不用说,韦韬世要把坊正找来问问,这升道坊为何如此凋敝?若是坊正渎职,定然要当场问罪。

老里正连连摆手:“嗨,哪里还有坊正呢?自从上一任坊正升迁,小老儿在此做了十多年里正啦!”

韦韬世闻言,便把矛头指向了万年县令,不禁自言自语道:“哼,这万年县令这个狗官,怕是做到头儿了。”

皇城之南大街曰:朱雀之街,东五十四坊,万年县领之。街西五十四坊,长安县领之。

眼前的升道坊正是万年县的辖区。

老里正先是一惊,而后旋即笑道:“哈哈,此言有理,谁说不是呢?可我等草芥小民,如何施为?年轻人,切记,民不与官斗呀。”

韦韬世又问道:“这粥棚可是李望月所设?”

老里正闻言,脸黑了下来,不悦道:“小后生端得张狂!编排辱骂县令也就罢了,怎么能直呼郡主殿下的名讳?”

由此可见,李望月在贫苦百姓之中口碑良好。

韦韬世又道:“可听闻这望月郡主是个倭人!”

老里正不以为然,说道:“这有何妨?她来舍粥救济百姓,只此一辄,便比长安城里的那些贵人老爷强百倍!”

韦韬世摇摇头,意欲要走,但见老里正一把夺过粥碗,说道:“既然你嫌弃郡主殿下,这粥便罢了。”

一脸无奈的韦韬世出离了升道坊,思索着里正老头儿的言行举止乃至表情语气都很真切,不像是有意演出来的。

可这就更加让韦韬世不安了,他认为“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