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韬世点了点头道:“此时,我又想到了马书生。他一定是在惊慌之下遗漏了什么细节。
果然,马书生对我说起,在抱着猪头回家的路上,从一条小巷中蹿出了一个人,二人相撞倒地,马书生的猪头也滚落在旁,当马书生再次拾起猪头往家走时,那原本包在荷叶中的猪头便已变成了人头。
于是,我让马书生引我前赴小巷口勘察,果然发现了很多处血迹,由此,于屠户的杀人嫌疑便被彻底排除了。”
武元庆点了点头:“是这样。”
里长道:“老先生,我还是不明白,那人头究竟是怎样跑到马书生手里去的?”
韦韬世道:“当我勘察了下小巷之后,便做出了一个假设。
当时街上一片漆黑,马书生抱着猪头正走着,这时一个人也抱着一个荷叶包从前面的小巷口窜了出来,正与马书生撞了个满怀。二人几乎同时摔倒在地。
马书生手里的荷叶包滚落到那人身旁,而那人怀抱的荷包也飞了出去,滚到了马书生身旁。
那人慌慌张张跳起身来,抓起身旁的荷叶包急忙跑了,却没有也不敢打开看看是不是拿错了?”
“而马书生也就捡起了地上的那个。”说着,韦韬世的目光望向了店伙计道,“我说得不错吧?”
店伙计看了看刘二,哆嗦着点了点头道:“没,没错。我跑到运河边,把荷叶包打开来一看,里面竟然是个猪头。”
刘二看着他恶狠狠地道:“没用的东西,事情坏就坏在你身上!”
里长望着伙计惊讶地道:“在巷口撞倒马书生的就是他!”
韦韬世道:“正是。这算是个真正的巧合,也可以算得上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吧!”
武元庆道:“先生,您怎么会想到杀人凶手是这飞渡店的主仆二人呢?”
韦韬世道:“得出以上结论后,我判定凶手一定就是那个撞倒马书生,错拿荷叶包的人。
可这个人会是谁呢?如果我们从此人的身份人手,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因为马书生没有看清他的脸,而且,当时街道上也没有任何人看到此事。
于是,我想到了从死者的身份进行推论。
我在小巷口曾经问过里长,马书生的家里是否有什么可疑的东西,答案是否定的。并且里长很肯定地对我说,死者是外地人。”
里长道:“不错。”
韦韬世道:“你们想一想,一个外地人来到飞渡镇,不外乎两种情形,第一种,他是来投亲靠友的;第二种,他途经此地住上几天便要离去。”
里长点了点头道:“是啊!”
韦韬世道:“如果死者是前来投亲靠友,那么他势必会住在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