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上茶来。
韦韬世的目光转向郭孝恪:“大将军,刚刚本帅问到云州长史和司马,你好像有些难于启口,这是……”
郭孝恪道:“大帅,云州长史和司马乃是安元寿手下的爪牙,暗通安、薛二贼阴谋反叛,被末将拿下。然昨日,二人在狱中畏罪自杀了。”
韦韬世双眉一扬:“哦?刚才牢门前的那些妇女……”
郭孝恪道:“都是二人的家眷。”
韦韬世问:“说他们参与谋反可有真凭实据?”
郭孝恪赶忙道:“大帅,虽无真凭实据,但此二人与安元寿、薛万备过从甚密。
薛万备谋反之时,城中大乱,末将生怕这二人推波助澜,激发民变,因此,便将他们锁拿起来,可没想到……”
这一番话说得很有道理,韦韬世心里虽然不悦,却也无可挑剔:“罢了,如此处置也不能算错。”
郭孝恪谢道:“谢大帅体念下情。”
韦韬世问:“这二人是关在同一牢中?”
郭孝恪道:“不,是分别关押。”
韦韬世道:“分别关押,却不约而同地畏罪自杀?”
郭孝恪道:“是啊,是末将疏于防范。”
韦韬世破颜一笑,莫测高深地说道:“这可真是凑巧之极啊,看来这二人是心有灵犀呀!”
他把最后五个字说得特别重,郭孝恪敏感地抬起头来望着他。
韦韬世轻轻咳嗽了一声:“大将军,日前薛万备起兵谋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
郭孝恪道:“末将军报中已经详细说明。怎么,大帅没有看到?”
韦韬世道:“我当然看到了,只是有一些细节还想询问将军。”
郭孝恪道:“是。情况是这样的:朝廷下旨,着千牛卫押解云州刺史安元寿进京,不想半路被歹人截夺,所有卫士全部殉职。”
韦韬世道:“是啊,这件事我知道。那么,大将军是怎样得知,此事是薛万备所为呢?”
郭孝恪赶忙道:“哦,是一名军士亲眼目睹,领头的匪首就是薛万备。于是末将连夜派人侦讯,此贼见势不妙,便率军哗变,反出云州。”
韦韬世缓缓点了点头:“你是说有人亲眼看到薛万备谋反了?”
郭孝恪答道:“正是。”
韦韬世道:“是一名军士?”
郭孝恪答道:“是。”
韦韬世笑道:“孝恪刚刚说过,押解安元寿回京的是千牛卫,而且,全部殉难,既然如此,又怎么会有军士看到薛万备?”
郭孝恪登时傻了眼:“这、这……”他“这”了半天,实在无法自圆其说。他把目光转向副将。
副将郭纵横赶忙解围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