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韬世问:“一个月之内转运百十余次?”
安元寿叹了口气:“正是。当时卑职觉得非常奇怪,每次运去没有多久,郭大将军便又派人来要。
军粮也就罢了,十万大军每日的军炊耗费甚多,这卑职能够理解。可是被服呢,连被服也是如此吗?
卑职算过,光从卑职手上转运的大军被服,便够四十万人使用的。”
韦韬世大吃一惊:“四十万人!”
安元寿苦笑道:“是啊,云州地处边关,本身就不富裕,对于此次战役的转运,卑职可以这样说,云州百姓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韦韬世点点头:“你继续说吧。”
安元寿道:“卑职几次写信向大将军询问此事,然他在回信中口气却非常强硬,说这是大军所需,不需多问。
卑职没有办法,便暗暗命人前往军前查察,发现郭孝恪将我云州转运的粮食和被服暗暗地转到了大青山以西的一个山坳之中。”
韦韬世猛地一惊:“哦,有这等事?”
安元寿道:“正是。后来卑职命人在山坳中等待,果然,第五天上来了一群黑衣蒙面人……”
安元寿回忆。
平山山坳里,堆满了大麻包,上面斗大的白字写着:“左骁卫转运使”,周围几名威卫官军守卫着。
远处响起了一阵马蹄和车轮碾地的“喀喀”声,几名军士道:“来了,来了!”
众军跳起身来迎上前去。
一个驼马车队转过山弯缓缓驶来,为首的正是黄衫女子。
身后押车的都是黑衣蒙面人。
几名官军迎上前:“您来了。”
黄衫女子点点头。
官军一指后面的麻包:“赶快装车吧!”
黄衫女子一挥手,后面的黑衣人快步上前,将麻包一个个放上了马车。
回忆结束。
安元寿道:“这些人把粮草被服装上马车以后,向正西而去。”
韦韬世猛吃一惊:“正西?那是阿史那贺逻鹘的地界呀!”
安元寿道:“正是。”
韦韬世道:“刚才你说,领头的是一个穿黄衣的女子?”
安元寿道:“探马是这么说的。”
韦韬世的目光望向韦瑶:“你刚刚说,在绥远驿也看到这个黄衫女子与官军在一起?”
韦瑶点点头:“我亲眼所见。在青凉乡上劫持我的也是她。”
韦韬世对安元寿道:“你继续说吧。”
安元寿道:“当时探马回来向我禀告,我百思不得其解,便写信询问郭大将军。
没想到却招来了郭大将军的严厉申斥,说我私派探马刺探军情,是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