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缙云道:“那个矮子走进后堂,里面有个管家模样的人在等他,矮子说‘办妥了吗?’
管家说‘还差几个,但天黑前就能完工。刚刚老爷来看过了。’
矮子说‘抓紧点儿,今夜就要开工。’”
韦韬世双眉一扬道:“开工?”
韦缙云道:“是,那个矮子是这样说的。”
韦韬世喃喃道:“完工,开工……”
韦缙云道:“从金银和木炭上面都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父王,下面我们该怎么办?”
韦韬世道:“至少目前有一点可以肯定,银匠们已经不在城中。”
韦缙云道:“不错。”
“看起来,下面我们要将追查的焦点放在城外了。不知元庆那边有什么进展。”
此时巷口处响起急促的马蹄声。
一名捕快班头飞马而来,奔到轿前,翻身下马,高声禀道:“京兆尹衙下捕快,有要事回禀平驱王!”
韦菲薇道:“等着。”说着,转身跑到官轿旁。
韦韬世问道:“菲薇,怎么了?”
“王爷,京兆尹的捕快有要事回禀。”
韦韬世道:“叫。”
韦菲薇冲捕快招了招手,捕快跑到轿旁,双膝跪倒。
韦韬世道:“有何要事?”
捕快奏道:“武大人请平驱王立刻前往春明门。他让我转告平驱王,说查到了一些端倪。”
韦韬世双眉一扬,与韦缙云对视一眼道:“备马!”
春明门是京师长安的东门,出东门便是骊山了。
武元庆率一干官役站在门前,焦急地等待着。
远远的,几匹马飞驰而来,为首的正是韦韬世,身后跟着几名卫士。
武元庆赶忙迎上前去,韦韬世跳下马道:“元庆,是不是有人看到了银匠出城?”
武元庆道:“正是。今日午后,受恩师之命遍查长安各个城市门。
春明门的夜值火长对弟子说,大约两个月前的一个深夜,大约二三十人在东门前的空场集合,上了五辆马车,用通禁令叫开城门后,出城而去。”
韦韬世双眉一扬:“哦?叫火长来。”
武元庆回身,招了招手道:“王三……”
火长快步走了过来,双膝跪倒,叩下头去。
韦韬世道:“起来说话。”
王三站起身来。
武元庆冲王三道:“将详情禀来。”
王三道:“是。那是两个月前,大概是九月三号吧……
深夜里,小的在城头值守,隐隐约约看到大概有二三十人、五六辆马车,在不远处的空场上聚集,而后那些人上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