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了,特别是老大,从此便落下个结巴的毛病,老三是我翻遍死人堆找出来的,当时被压断了退,已经奄奄一息。于是便收了这三个徒弟,经过我十几年的调教,如今到是小有成就,只可惜他们三个天生鲁钝,不能真正继承我的衣钵。”
辛不平看了看陆崖:“你倒是聪明的很,可做事又拖泥带水,不合我的脾气。”
陆崖无法回答,只是看着辛不平。
辛不平摇摇头道,又喝了口酒:“也罢,将来的事谁又知道,我便把一身的武艺和韬略都传授与你。希望你早日成才。”
辛不平所居之地道路弯弯曲曲非常难走,岔路又多,不熟悉路的人很难找到,辛不平给此地命名盘龙岭,有效仿诸葛卧龙之意,他文韬武略自比诸葛武侯,本身武艺又高强,只是一身的抱负无法施展,眼看大宋积重难返,权臣当道,因而一早便归隐山林,不问世事了。
自此陆崖便留在盘龙岭学艺,辛不平果然也耐心传授,白天陆崖除了做些杂物便专心习武,到了晚上辛不平又教陆崖读书。两个月下来陆崖收益颇多。只是三位师兄迟迟不归,陆崖心中有些惦念,也有些寂寞,时不时问起师父,辛不平却不透露出一丝的关心。陆崖不知道他是对几个徒弟胸有成竹还是就这个脾气。
这一晚,陆崖正读《山海经》,辛不平则坐在八仙桌上喝着酒。辛不平的藏书不少,他见陆崖对一些神怪之事很感兴趣,对《战国策》、《孙子兵法》等韬略的书则看得很少,心中盘算着,将来如若做大将还需要多读些兵书才是,明天要好好教导才行。
他一身的本领、一辈子的希望只寄托在陆崖的身上,将来的陆崖便是自己的传人,因此辛不平希望自己的这个小徒弟可以文武全才,盖世无双。小孩子对那些兵家的东西又不感兴趣,他自己虽然文韬武略,可对于教徒弟方面却差得远了,想到这辛不平不免头疼。
正在此时,付二探三蹿两蹦地回来了,三个徒弟里他轻身功夫最好,也最是没规矩。
付二探还没进门就喊:“师父,出大事了。”
辛不平还是面无表情,既不吃惊,也不慌张,那脸上仿佛永远都是一滩死水,即便笑起来也是皮笑肉不笑,他只淡淡地说道:“哦?”
陆崖却忍不住问:“什么事?”
付二探见是之前师父救出的小孩,吃了一惊:“你怎么在这?”
陆崖刚要回答,付二探就摆摆手:“行了,你在不在这跟我没关系,你不用答我,我是找师父的,你爱听就听,不爱听就把耳朵堵起来。我就是随便问问,你别说话了。”说话时语速极快,声音高亢。
你问我的,我还什么都没说呢?怎么你自己又说了这么一大堆话,陆崖心中想着,看了看师父,把嘴一撅表示自己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