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7 / 11)

那喜庆的劲儿,比过年还更有气氛。赵碧晨指挥着然然将剪好的喜字张贴在家里合适的位置。

“对对,就是这里。”

吕向阳今天一早上山了,家里的肉虽然足够多。他还想从山里弄点野味回来,给餐桌上多加几个菜。吕继山跟着儿子一起,他想看看儿子在部队究竟进步了多少。

赵碧晨眼看着家里的事情理顺了,来到老师所在的牛棚。明年老师就会被接回去了,自己想要再看到他,恐怕没有那么容易了。

“老师,你在做什么?”赵碧晨走到门口的时候,发现老师正在埋头写着什么。

“碧晨,你来啦?快过来坐,看看老师写的这个,怎么样?”原来,钱会理正在写婚礼见证人的台词。他被邀请作为婚礼的主持和见证人,可见赵碧晨和吕向阳对他的敬重。

赵碧晨拿起来认真的看了起来,老师的字不如父亲的飘逸,可是刚劲有力,风骨铮铮。可以看得出来,老师非常乐于参与到这场婚礼中来。

“棒!老师,你的文采真好。”赵碧晨发现,老师真的老了。他的头发更加稀疏,脸上的皱纹也更多了。可是,他的双眼还是那么睿智。

下午时分,吕家父子满载而归。为了不吓着村民,父子两人在河边洗干净了身上的血水,才抬着猎物回家。吕继山也真正见识到了儿子的进步,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真的开始变老了。

新房仍是布置在吕家,吕继山一早就将孩子们结婚要用的房子整理出来。这是吕家厨房左边出来单独起的两间卧室。厨房出来的右边是吕家的堂屋和吕继山的卧室。

这样的布局,也算是费尽心思。至少,父母的卧室跟孩子的卧室隔了三间房的距离。靠近厨房一边是卧室自带的厕所和洗浴间,再过去是赵碧晨和吕向阳的新房。

房间里的床是一早就打好的新床,跟柜子和梳妆台一起,是去年提亲那会儿吕继山就开始准备的。房间里的家具很简单,但是无一不是父母用心置办的。

这两间新房是用青砖修建的,头顶是排列整齐的瓦片。更难得的是,吕继山竟然费劲心思,将四周的墙面刷成了雪白的。这在整个公社恐怕都是头数一数二的布置。

结婚的头天晚上,亲朋好友要一起吃“毛坯”。甄家湾的大院坝边上,李大勺站在青砖搭建起来的简易灶膛面前挥舞着手中的锅铲。他从业也有二十多年了,第一次遇到有人家的毛坯宴能够这么大方。

整鸡整鸭,大块的酥肉,香酥花生米,再搭配上各种品碗和烧白,哪怕是他自己也咽了咽口水。

“红烧肉出锅,快点上桌!”李大勺向来以快出名,他手脚麻利的将一大锅红烧肉用瓜瓢舀起来。安排帮工的妇女们分装到碗里,还有一些跟赵家和吕家亲近的人帮着上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