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捡宝生涯> 第五百七十章 一鸣惊人(二)(18/62)

第五百七十章 一鸣惊人(二)(18/62)(4 / 5)

声响起,孟成继续念着排名,第二名是诸老,第三名是中年书法家吴卫家的行楷作品,他比较可惜,最后几个字没有处理好,要不然的话,他就算得不了杨老那样的高分,也可以排到第二。

很快,孟成读完了暂时的前十名,基本上现在排在前十的,都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并没有出乎大家的意料。

另外,并没有观众能够跻身进入前十名,最好的成绩也就有21名,这也让大家认清了书法好爱者和专业人士之间水平的差距。

“子涛,你什么时候上台?”任可欣问道。

“许老还没上台,我可不着急。”孟子涛笑着说道,其实说实在的,他到了现在还没有做好准备,如果不是没办法,他都不想在现在这个场合出风头,不过既然到了这里,而且还是嘉宾之一,他不上台就说不过去了。

“得,既然你这么说,那老头子我不上台都不好意思了。”许有昊笑了笑,正好这个时候,前一位的作品点评好了,他起身打了招呼就走上台。

许有昊精通的是楷书,但他今天没有用他所擅长的,而是用草书书写唐代诗人李德裕的《长安秋夜》。不过许有昊用的并不是单纯的草书,而是行草,主要是他研究傅山和王铎草书学来的。

傅山和王铎草书都是从张芝和二王出来的,他们存世的临帖作品几乎全是草书,但在实际创作中他俩几乎都采用行草化,就是用草书笔法写行书,主要原因是明清展厅高大,尺幅大,笔画简约草书的结构不如笔画多的行楷结构视觉冲击力强。

其次傅山擅长用情创作,王铎擅长用笔,所以王铎多顿挫折笔,傅山多转提圆笔缭绕。

许有昊现在的草书,就是融入了傅王的书法特点,他最终的目的是想要能够将两位书法家的特点融会贯通。

不过,现在许有昊还在起步阶段,虽然以他书法水平,对观众们来说还能做到赏心悦目,但在孟子涛眼里就有那么一点问题了,更别说能够达到许有昊楷书作品的高度。

当然,许有昊也知道自己的问题,不过对他来说,名次还在其次,最主要能够通过这样的舞台使自己进步,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等到许有昊完成了他的作品,和刚才一样,由观众请嘉宾对许有昊的作品进行点评,结果巧合的是,观众居然请了坐在袁敬德旁边的一位五十多岁,头发已经稀稀落落的老人,此人正是袁敬德的大伯袁正硕。

孟子涛知道许、袁两家关系很冷淡,心里有些担心,问道:“他不会说什么刺耳的话吧?”

任可欣冷哼了一声:“哼,谁知道,不过在这种场合,他这么说的话,就不怕引起别人的不满?”

不过,显然袁正硕并没有像任可欣说的那样,他说话很难听,一张嘴就让主持人都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