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国啤(秦东)> 第213章 黑白分明

第213章 黑白分明(2 / 3)

时值世纪之交,这一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世纪大阅兵”。

这个时候,举国上下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们的未来在闪闪发亮。

一夜温存,清晨起床,杜小桔的眸子也在闪闪发亮。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

一边哼着歌曲一边在厨房里忙碌,很快,热气腾腾的鸡蛋面就端上饭桌,“大笑笑,起床,刷牙,洗脸,吃饭,上学……”

听着耳边的响动,闻着熟悉的气味,秦东笑着倚在床头上。

“快,又要迟到了,这个周你都迟到两次了……”妻子与儿子走了,门被关上了,秦东真是懒得起床,如果不是上午有一个专访,他情愿这样一直躺下去。

上午九点,搜狐财经频道的记者准时进入他的办公室。

马上要进入新世纪,互联网的优势很明显,如果换作纸媒体或者电视媒体,秦东的这个三个小时的专访大概是要延后几天才能播出,现在,下午,这个专访就出现在了网络上。

专访交谈的话题是啤酒业全新的题目:外资退潮,中国啤酒市场是否三分天下。

记者:现在资本的影响越来越大,金融资本也在越来越多地进入产业。譬如秦啤在并购中遇到了中润这样没有产业背景的资本大鳄,你怎么来看这样的资本力量?

1994年,中润进入国内的啤酒业,当时你是否有所关注,或者有没有意识到中润的威胁,什么时候感觉到了威胁?

秦东:1996年,印尼的何鸿图在中国买了一个6万吨的啤酒厂,经过包装之后就卖给了日本的朝辉啤酒,大家说是“国策现象”。

而当时的情况是,很多的国外企业到中国来买企业,最多的是欧美企业,中润买了沈阳的冰霜啤酒,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1998年,中润不但买了冰霜啤酒,还陆陆续续买了好几家企业,更重要的是它要进入四川,下手蓝剑啤酒。这一系列动作说明他在规划他的全国战略蓝图。这个时候我们引起了重视。

记者:秦啤、燕山与中润现在有点三国鼎立的味道,秦啤今年并购步伐是否会放缓,是不是感到了这种鼎立的阻力?秦啤的并购策略是不是要改变?

秦东:现在的阻力还是潮流问题。前三年,国家提出三年解困,国家拿出政策来,免掉兼并企业和被兼并企业欠银行的利息以及税收等等优惠政策,现在这些政策都没了。

另外最好最便宜的企业马上就要被收购得差不多了,并购难了。

将来会出现两种现象:一种现象是我们跟对手“掰手腕”,等我们占了上风,便乘胜扩张。

第二种现象就是秦啤不参与作战,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