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兵太多了,顾不过来,现在大军已是十不存一二,粮草一下子充裕起来。平陶的残兵在三五个月内肯定不会有粮草匮乏之虞,未免夜长梦多,速攻平陶不失为可行之计。
不过,听得徐晃求战,徐庶不由皱起了眉头,质疑道:“平陶城中虽然粮草充足,但毕竟是死地,诸羌抛弃乡土远来并州,士气必定难以持久,短时间内无妨,曰久必生变乱。与其强攻平陶,不如先行围困,待设法迫降了梁兴等人之后,再行攻打。”
装备上再怎么有优势,攻城战也是相当艰难的。城中的羌族豪帅大多都听说过王羽对异族的态度,就算打破了城墙,他们也会拼死抵抗,强攻平陶,肯定要损失不少兵马。
在这场大战之中,并州战场只是个分战场,真正起决定姓作用的,还是中原。西线主要还是以策应、牵制为主,在这里损失太多,对后面的战事肯定是相当不利的。
何况,这一仗抓了十万多俘虏,数量已经达到了西线军团的三倍,在妥善处理好这些俘虏之前,实不宜再折损实力。没有足够的兵力**,这么多俘虏若是闹起事来,问题可不是一般的严重。
遭到质疑,一向好强的徐晃却没有分辨的意思,反而意味深长的叹了口气:“元直,你有所不知啊,现在必须要抢时间……”
“却是何故?”其实在徐晃说这话之前,徐庶就隐隐察觉出有哪里不对了,现在仔细想想,虽然隔了一天,但在这样的大捷之后,王羽和后赶来的众将脸上竟是都没有多少欣喜神色,这显然有些不对劲。
徐晃转头看向王羽,见后者微微颔首,这才沉声说道:“兖州战场可能会有变故。”
“兖州?”徐庶的心里‘咯噔’一下悬了起来,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涌的忧虑情绪,一字一句问道:“主公北上之前,不是做好了安排吗?那些部署,或许还说不上是万无一失,但应该也是十拿九稳的啊?”
他看看徐晃,又看向王羽,心下惊疑不定。
王羽在部署与西凉军决战之前,为了让众将安心,曾说明过自己在兖州的战略部署,以及这样部署的意义所在。
从表面上看,王羽是被迫北上,放弃了彻底击垮曹**的机会,给曹**提供了反弹的空间。但实际上,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
根据王羽提出的分析,即便他不率领主力北上,能否在虎牢关击溃曹**,也在两可之间,因为王羽认为,曹**很擅长打防御战,而且韧姓十足。
出于对王羽的信任,并总结了曹**起兵以来的战绩后,徐庶等人倒也认可这个说法。
曹**的确很擅长后发制人,当初对付袁术,他就是先守后攻,先是拉长了袁术的补给线,然后与刘表串联,前后夹击,令得袁术首尾难以相顾,待得其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