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科技帝国> 第三十五章 长安行

第三十五章 长安行(2 / 3)

想起现代冬季的一道家常菜白菜猪肉炖粉条,萧铭的口水如同黄河泛滥一般,不过想起粉条,他顿时又蔫了,制作的粉条的红薯貌似也是外来物,大渝国也没有。

“真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地方。”萧铭最后一甩衣袖,干脆不去想采办什么了,反正也就那么寥寥几样。

不过对他来说,这同样也是个契机,土豆,红薯,西红柿,辣椒等等现代餐桌上常见的东西大渝国统统没有,若是自己能把这些东西引进过来在封地种植。

只是凭借土豆和红薯的高产,他还用担心自己封地的老百姓吃不上饭吗?

想到此,萧铭想起了张梁,自己把他留下就是为了造船,而且是要造大船。

现在的大渝国像是一个被关在井中,自满自大的青蛙,对外面的世界此时还一无所知,如果西方的历史进程没有被打断,那么现在正是辉煌的大航海时代。

以前那个他热爱的国度,就是输在了海权时代,他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当然,他也明白,沉浸在天朝上国美梦中的大渝国上层权贵是不会认同他的,但是他不需要任何人认同,拥有自己的封地,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当这个先驱者。

留下紫菀和绿萝继续兴奋地商讨采办的事情,他一个人又上了正殿的三层。

在这里,他可以将青州城尽收眼底,重新拿起一张纸,他在纸上画起了大航海时代最著名的远洋帆船——盖伦船。

这种船是一种三轨帆船,生命几乎延续数百年时间,几经改造直到钢铁巨舰的出现才从历史上淘汰。

加勒比海盗中的黑珍珠号就是盖伦船的模样。

当然萧铭也掌握了宝船和福船的构造,只是相对盖伦船来说宝船太过巨大,而且不适合后期的战船改造。

这种横行了几个世纪的盖伦船,船身狭长,低舷,横帆,适航性在当时诸类帆船中优势明显。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适合海战,左右两侧加装火炮的盖伦船也是后来战列舰的样板。

现在萧铭画的图当然不是一开始的盖伦船,而是后期的改进型号,在适航性,建造速度,节省材料方面都达到了最优化。

他在船的两侧也留下了炮口,日后可以随时改装成炮舰。

不过他现在建造盖伦船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海战,而是为了土豆。

和钢铁流水线相比,这盖伦船的构造可谓复杂的多,萧铭画了一下午也只是画了二十分之一。

因为上午睡了一觉,晚上他也没有困意,时不我待,反正下雪也是无事,他又画了一夜,第二天清早又完成了一部分。

这时,李三过来跟他请了安,说了一下去长安的事情。

“此次去长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