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明朝富家子> 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规律吗

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八股文有规律吗(2 / 3)

是考校人,因为每一段都必须由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组成,而且还必须像写诗词和对联那样,讲究平平仄仄,讲求押韵。

比如,描写大海和章鱼,你就不能简单一句,大海宽广无垠,蔚蓝的海水一望无际,仿佛连接着天际,海水中的章鱼。

按八股文的格式,大致应该这样写。

大海啊,你全是水。

章鱼啊,你全是腿。

当然,这样写只是格式上勉强凑合,内容上是严重不符合规定的,因为八股文对文章的内容,或者说描写的手法也是有严格要求的。

八股文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规定,那就是整篇文章都必须用孔子、孟子等古圣先贤的口气说话,也就是所谓的代圣人立言,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更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

这个老要命了,因为古圣先贤说话的时候基本都带着之、乎、者、也等助词,你要想写出来的东西看上去像古圣先贤的口气就要到处加这些助词,加的好倒还罢了,加的不好,那就要闹笑话了。

比如前面对大海和章鱼的描写,如果完全按八股文要求来写,大致就会变成这样。

海之大者,一望无际乎,海之内兮,全是水也。

章之鱼者,荒诞不羁乎,身之外兮,全是腿也。

这格式死板,规矩繁多正是八股文最为人诟病的地方。

比如,前面两三句破题,三四句承题,连句数都规定死了,让人怎么发挥?

又比如后面八股正文更是跟写对联一样,必须对仗工整,阐述自己的观点还要像写对联一样来阐述,这样不是浪费大家的时间吗?

更有甚者,八股文对整篇文章字数都有规定,按明朝的规定,多于五百字的试卷就废了,五百字,前面还要根据格式要求写四段近乎废话的东西应景,这观点怎么论述的清楚呢?

还有,整篇都要用古代先贤的口气来写,这得多难为人啊,搞的很多古代读书人都跟吃错药了一样,满口的之乎者也,其实,不是他们喜欢这么说话,而是科举考试要求他们用这种口气!

总而言之,从格式和规定这些方面来说,八股文是相当有规律的,那么,杨聪为什么会认为这八股文找不出规律来呢?

主要原因,这些格式和规定所有考生都知道啊!

他想找出的规律是这时代所有读书人都不知道的规律,或者说,他想找出的是科举的捷径。

简单来说,就是不用跟这个时代的书呆子一样死读《四书五经》也能做出上好八股文的方法。

这个方法自然没这么容易找出来,他拿着几篇八股文仔细对照了半天,还是没有一点头绪。

他只感觉,这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