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明朝富家子> 第二卷 第七十六章 是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第二卷 第七十六章 是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2 / 3)

动辄几千里的路程,单跑一趟最少都得个把月,路途远的,跑个半年都有可能。

杨聪的父母当初做食盐生意的时候,成年累月都回不了家就是这个原因。

不过,这会儿有了铁路就不一样了,粮食什么的,完全可以直接从南直隶购买,然后通过铁路运送到京城,等边关的铁路修好了,还可以直接运到边关。

食盐也同样如此,这会儿南直隶、北直隶、河南、湖广等地都通了铁路,这些省份,直接用火车拉便成,沿海也可以用轮船运输。

这样一来,盐商的运输成本最少能降低九成以上,只要让他们多缴纳一两成的粮饷,这十九万大军的粮饷基本上就够了,而且,铁路运输也随之繁荣起来了,杨聪等于是赚了。

当然,这只是小钱而已,杨聪可是知道,鄢懋卿将最少一半的盐引份额给侵吞了,也就是说,他发出的盐引,一张可以领两份盐,一份归盐商所有,另一份盐商还得卖了钱孝敬给他,他再将其中的大部分孝敬给严嵩。

这会儿,既然是张时彻重新上任了,这一半的盐引份额自然就不用“麻烦”其他盐商去卖成钱了,杨家轻车熟路,魏国公府、成国公府等更是嗷嗷待哺,这一半的盐引份额交给自己人做就行了,这样一来,不但保证了十九万大军的粮饷供应,他们也能赚取不菲的利润。

严嵩哪里能想得到,他让鄢懋卿装病,把西北边关的粮饷供应交给张时彻负责,不但没给杨聪添堵,反而是白送了一个南京户部尚书给阳明一脉!

有杨聪的配合,张时彻调拨起十九万大军的粮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甚至,连带李芳这个监督的太监都爽到不行了。

因为杨聪让他跟着运送粮饷的火车山西和南直隶两头跑,专门负责验收粮饷。

这意思,说简单点就是方便盐商。

所有盐商,想自己把粮饷送到边关的,李芳就在边关验收,想省事的,直接把粮饷送到南直隶的车站就行了,只要李芳验收过了,签过字了,他们再把运费一交,剩下的事情,就不用他们管了。

这家伙,简直把所有盐商都高兴坏了,要知道,把粮饷从南直隶运送到边关那是最麻烦的,他们一年有大半时间都花费在这上面了。

现在好了,直接在南直隶把粮食一买,连带银子什么的往车站一拉,请李芳验收一下,这大半年的时间就省下来了,而且,南直隶的粮食比起边关来便宜了一倍还不止,就算在边关买田种粮都没这么便宜,就算加上运费,都是在南直隶买粮划算,谁不在南直隶买粮,那就是傻子!

这样一来,李芳自然是爽到不行了,各地的盐商,那是想着法子巴结他。

想吃什么,随意,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吃不到的。

想去哪里游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