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张俊平考进士,是对武将家族的背叛。
“哈哈,曹家哥哥,你也知道,我等武将历来都被文人看不起,背地里骂我们贼配军!
你说,如果他们口中的贼配军考中了状元,他们的脸色会是怎么样?”张俊平大笑道。
张俊平考进士是为了让家族过的更好,重振家族,却也不想被武将家族疏远,或者厌恶。
“哈哈哈!我相信,如果伯安能够考中状元,那些文人的脸色一定会很精彩!”曹僖大笑道。
“走了!”张俊平和高遵甫,杨文广他们聊天的时候,一直关注着外面的乞儿。
见乞儿起身离开,张俊平招呼其他三人结账走人。
“掌柜的,记我账上!”走到楼下,高遵甫随口交代了一句。
“好勒,高郎君,吃的可好?”掌柜的答应一声,嘴里和高遵甫套着近乎。
“好,不错,你们家新菜式很不错!下次某还来!”高遵甫随口胡乱答应着。
大宋因为官方货币是铜钱,大额交易很不方便,所以就衍生了记账。
在汴梁,基本上像张俊平他们,可以不带一文钱,吃遍整个汴梁城。都是记账,月底或者什么时间统一结账。
就像他们刚才四个人,连酒加菜,一共消费了一百多贯,一百贯换算成后世的重量是三百公斤。
你说,这吃顿饭背着三百公斤的铜钱,也不太像话。
所以,记账既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人注重名声,一般不会赖账,二则是因为被官方货币逼得。
权贵豪商,花费又高,后世一个茄子都敢花一贯钱,总不能出门,后面跟着一辆拉铜钱的马车吧。
不过你还别说,在大宋赶着马车,牛车,拉着满车铜钱出门买东西的场景还真不少见。
出了樊楼,张俊平带着高遵甫、杨文广他们慢慢跟着乞儿后面,慢悠悠的在街上晃悠,不是站住脚,和路边的商贩聊上几句。
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汴梁是非常繁华的,南来北往的行商,带来了四海的货物。有人甚至夸张的说,在汴梁只要有钱,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
乞儿,还有跟着乞儿身后监视乞儿的人,根本没有想到四个大少,会吃饱了撑得,去跟踪一个乞儿。
四个人不紧不慢的跟在乞儿后面,一路出了内城,来到外城。
又一路出了西城门,高遵甫刚要跟着出城,张俊平伸手拉住他,拉倒路边,和一卖包子的老汉聊了起来。
“老人家,你这包子是什么馅的?”
“郎君,小老儿这包子有羊肉馅的,也有素馅的!这附近的人都喜欢吃小老儿的包子,郎君来几个?”老汉看几个衣衫光鲜的少年郎君问话,连忙赔笑介绍着自己的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