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曹三家从军营弄来棉服,开始在四个城门免费给灾民发放。
发放也不是随便发放,而是根据万象书院整理出来的名单进行发放的。
换而言之,就是在其他权贵哪里领粥的没有棉服,只有在万象书院的粥铺领粥,并且参与万象书院自救活动的灾民才能领到棉服。
在万象书院领粥需要干活,要么是清理官道积雪,要么是帮助邻里修缮房屋,要么是在粥棚帮着熬粥,照顾那些年老体衰的灾民。
而那些想要不劳而获的灾民,都跑去其他城门领粥。
那里不需要干活,去了就能领到粥,虽然希了点,但是总不至于饿死。
同意是百姓,同意是灾民,也有各种不同。
有的是因为受灾,没有活干,才活不下去,有的纯粹是因为懒,不愿意干活,才活不下去的。
这里毕竟是京师,平日里,哪怕是乞讨,也能讨口饭吃,也能勉强活得下去。
这样的人,不在万象书院的赈灾范围之内。
万象书院除了第一天,随便谁来都能领粥,第二天开始,就不行了,除了那些老弱病残干不了活的,其他人领完粥必须要干活,不然中午就没有粥喝。
高杨曹三家免费给灾民发放棉服,一下子轰动了全城。
这可是大手笔,十万套棉服,就是四十万贯钱。
这么多钱,就算是朝廷,也要考虑再三,不敢轻易开这个口子。
现在,三大权贵家族,直接拿出四十万贯钱的棉服来发放。
说什么的都有,有人称赞,也有人说三大家族是在邀买人心。
更有人开始搜集证据,准备弹劾三大家族盗用军需物资。
盗用军需物资,这可是大罪。
哪怕是三大权贵家族,真要背上这个罪名,不死也要脱层皮。
外面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也惊动了皇城里面的皇帝赵恒。
有人说,皇帝的耳目有那么灵敏吗?
还真就有这么灵敏。
皇城司有三个职责,其中一个职责就是探听开封府的世景民情的,还有一个职责是监视朝廷大员的。
最后一个职责是对外刺探军情。
第三个职责暂时不去评判,但是第一个,第二个职责皇城司执行的非常好。
基本上开封府的风吹草动瞒不过皇帝的耳目。
“这个张伯安,还真是能折腾!
好好救灾不干,非要去动军需!”已经预见明天御史们肯定要进行弹劾的赵恒,叹口气说道。
上次的弹劾,刚刚压下去,这次又来个更狠的,挪用军需物资。
“陛下,这个张伯安,您这次必须要狠狠训斥一下了,实在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