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滋味楼的伙计顺子搬出来一个写着字又画着画的大木板,立即就被人围住了。
“顺子兄弟,这画上的东西我认识,就是咱们这里常见的麻,可这板子上写的字是什么意思啊?”因为这些天常来滋味楼送鱼,好多人都和负责称称的顺子熟悉了,顺子也是个机灵活泛的讨喜伙计,见谁都是笑脸相迎。
“这位大哥,我家五姑娘说了,从今天开始咱们滋味楼开始收苎麻,无论是晒干的麻杆还是杆里抽出来用来做麻线的原麻都要,当然好的麻杆和原麻价钱自然高些。”接着,顺子就给这些人讲什么样的麻杆和原麻能卖个高价。
戚老汉今日也带着孙子宝儿来送活鱼,现在十里八乡河里的鱼差不多都要被人捞完了,他是一大早进了深山水潭捞了二十条上等活鱼送过来的。
这些日子自从滋味楼开始收活鱼、野菜,他家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银子给老伴和儿媳也治好了病,小孙子身上也涨了肉,他打算再攒些银子在严冬来临之前修修自家的破屋子,深山里那个水潭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就算到了大冬天他也能捞到鱼来卖。
听到顺子说滋味楼要收麻杆和原麻,戚老汉喜上眉梢,他老伴和儿媳都是做麻线的巧妇,家里原麻多得是,前段日子天好他又砍了不少的麻杆晒干打算用来铺屋顶,这下可好了,都能拿来换钱,反正冬天还早呢,麻杆他可以再晒。
“顺子,赶紧给老汉我称称鱼!”戚老汉和顺子也已经混熟,而且他每次送来的鱼都是又大又肥的上等好鱼,就连滋味楼的掌柜都让他多送些好鱼呢。
“好嘞,戚老伯,您稍等,这就好!”顺子笑呵呵地赶紧给戚老汉称鱼,然后再有新来的账房先生给他结账。
戚老汉接过卖鱼的银子之后拉着小孙子就急匆匆地往家赶,他得趁下雨之前把麻杆和原麻送来,否则就卖不上好价钱了,而且还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村里人,他们村可是家家都有晒干的麻杆和原麻的。
等到下半天,就见有不少百姓或背或扛地往永岭镇的方向而来,简直比赶集还要热闹十倍。
钱如命第一时间命人将这些麻杆和原麻分出上中下三等来,罗云意的意思是下等麻杆编成草甸子用来盖大棚棚顶,而上等和中等麻杆用来抽麻絮等着做成御寒之物,而原麻则会根据质量好坏做成不同的麻线。
很快,一部分最上等的麻杆和原麻送到了山围村罗云意的面前,看着小山一样高的制作麻布的原材料,她不由地皱起了眉头,东西是有了,可像她一样能做出比头发丝还细的麻线的人目前还找不出第二个,就是玉净和玉婷也只能算勉强上手,速度还差得远。
老阿妈教给自己的绩麻、织布、染色的手艺古老精湛之中还有着一种信任般的传承,罗云意不希望这种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