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是天下第一商的当家主母,管理后宅她是能手,做生意同样不在话下,她试探性地问罗云意,“意姐儿,我听说你要在刻州府城办一家百匠工会,是专为刻州工匠讲理找工的地方,而且你这工会开的第一家作坊便是制墨作坊?”
“是的,伯母!”罗云意并没有刻意隐瞒工会和制墨作坊的事情,相反她还让长风把这个消息散出去,希望整个刻州的工匠都能知道。
“我还听说你要给一等大工匠月银五十两,二等大工匠月银三十两,三等大工匠月银二十两,就是一个小小的学徒都有五两月银可拿,这是真是假?”听到罗云意肯定的答复,赵氏露出了惊讶之色,紧接着又问道。
“伯母,是真的!”这一次罗云意的回答让赵氏彻底地愣住了,天下给工匠这么多月银的可是不多,就是司空家的大管家一个月的月银也只有五十两。
“意姐儿,伯母知道你是个心善的好孩子,可是你给工匠们的月银是不是太多了?你给工匠们这样高的月银,其他雇佣工匠的商家怕是很为难,另一方面,工匠自身做工的时候也会因为月银的高低与东家产生矛盾。”赵氏很中肯地说道。
“伯母,您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只是我觉得工匠自身的技艺和他们应得到的价值应该成正比,刻州工匠技艺天下闻名,但他们的生活却是最凄苦的,这很不公平!我作为刻州的封主,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种不公平改变过来,如果一位工匠花费一个月做出来的东西能卖几百上千两,那么他拿到五十两还算多吗?即便技艺不精湛,只要他做出来的东西能卖出去,那么这卖出去的价格就应该是他应得到的价值。在我心目中,士农工商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他们有能力,为什么不能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财富呢!”罗云意也很坦诚地对赵氏说道。
罗云意的这番说辞对于自小就接受封建教育的赵氏来说还不能完全理解,毕竟在她和大多数这个时空的人看来,工匠本就是地位低下的做工者,东家给了他们做工挣钱的机会,他们就不该妄想能拿到高出常人的月银,就应该感恩戴德地为东家尽心尽力做事。
不过,仔细想想罗云意似乎也没有说错,只是她把工匠的地位看得太高,也一下子提得太高,赵氏觉得这还是罗云意的善心在“作祟”。
“这天下估计也只有你的作坊里会给工匠这么高的月银,不过你这作坊里做出来的东西我敢肯定也一定是最好的,所以,你有没有打算再开一家别的作坊?”赵氏笑意盈盈地转到了另一个话题上。
“什么样的作坊?”罗云意也笑着看向赵氏,看来赵氏是想要和她一起开铺子。
“金玉首饰作坊,你觉得如何?刻州能工巧匠多,做出来的首饰肯定别具一格,若是拿到京城、覃州等地售卖,价格一定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