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的火车站、医院,甚至一些比较火的夜场,门口黄牛无数,可要说最文明的,绝对要数守着德芸社各个小剧场的老几位了。
每天不但帮着维持秩序,等到人群散了之后,还负责打扫门口的卫生。
德芸社虽然一直在限制,可他们也没有怨言,前段时间德芸社被停演,他们还帮着鸣不平。
昨天上午,萧飞来同仁堂上班,由打广德楼门口过的时候,买了瓶水,结果正好碰上一个票贩子。
停演伤害最大的肯定是德芸社本身,其次是观众,再有就是他们这些黄牛了。
德芸社不演出,他们就没有了收入,遇上萧飞,那个黄牛还跟他抱怨了半晌,把那些跟德芸社作对的人都给狠狠地骂了一个遍。
虽然是站在同一阵营的,可该限制还是得限制,黄牛倒卖德芸社的门票,实在是太暴利了,一张50块钱的票,他们转手就敢
卖500。
这要是一点儿都不限制的话,观众来看场演出,成本实在太高。
这咋还限购了呢?
那个要买十张门票的,明显就是个票贩子,这会儿也是一脸懵。
你们这样会影响我业绩的。
可纵然心里不爽,他们也不敢跟衣食父母较劲,两张就两张吧。
显然,德芸社的这一举措并没有难倒票贩子,很快就想到了对策。
不就是限购嘛!
无所谓,明天我就带着全家一起过来买票,想这样就让我们放弃这么有前途的事业,门也没有啊!
可以遇见,德芸社和票贩子的斗智斗法还得继续,即便是萧飞,短时间内恐怕也没有好办法能根治这一棘手的问题。
与此同时,广德楼后台。
「不成,不成!」
孙月的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师哥,这可不行。」
别看孙月是相声大师李文化先生的外孙,从小就学,可拜门却比李京要晚,所以得称呼李京一声师哥。
早先,孙月是跟着相声名家赵小林,王桂荣夫妇学习相声,但是一直都没有摆枝,后来加盟德芸社之后,才正式摆枝,拜了石福欢先生为师,论拜门的早晚,他还在萧飞之后呢。
「哪能让您和小飞给我们压轴呢,这……不合适。」
孙月虽然是萧飞的亲师叔,但是,相声场子里排演出顺序,谁开场、谁压轴,最后谁来攒底,可从来都不是按照辈分排,得看能耐,看观众喜欢谁。
萧飞的能力在德芸社是公认的,更何况还有李京在呢。
「我说你就甭客气了,四队现在是你说了算,你和小岳才是攒底的大角儿,我和萧飞这个礼拜来这儿,最多也就算是个助演的,我们要是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