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黑色的石板,布满了裂缝划痕,还有大量粉屑、残渣、印刷术的边角料。
再往里,则是相隔五丈远,泾渭分明的两个作坊!
像是凌乱,昏暗,随意布置的车间!
一号作坊、二号作坊,各自占据方圆三四丈的区域。
……
仓库内。
方鸿走向靠外侧的作坊。
这片区域,外面是一圈腐朽破旧的木头打造的栅栏。
其内,堆积着大量材料……有四分五裂的石板,石块,残缺的铁片,木屑,以及方方正正的实木造物,表面凹凸,雕刻字迹,无与伦比的精致。
走到近处。
看了一眼。
方鸿缓缓蹲下去,拿起一块方形的实木雕版:“这个东西是……”
红木雕版,长宽相等,约有一尺三寸。
表面字迹,刀削斧凿,铁画银钩一般。
“雕版印刷术!!”
“在前世,先有雕版印刷术,后有活字印刷术……虽然说,活字印刷术可能更先进一些,但真正普遍运用的是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承载着中华文字,乃是沿用上千年的主流印刷术。”
方鸿脑海闪过两个印刷术的区别之处、优势与劣势。
雕版印刷术,更方便,更普及。
活字繁琐,费事,易损,造价高。
以古代的落后生产力,活字印刷术很难被广泛使用。
至少,在油墨出现之前,活字印刷术对于文字文化的意义不明显……雕版印刷术却不同,这是集合一代代前人智慧的结晶,汇聚着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等的传统工艺,其价值不可估量,为后来的印刷术开创先河,也是现代印刷术的最古老源头。
前世很多古文化,都有不同地域的鲜明特征。
唯有雕版印刷术!
没有地域限制,影响遍布全国,乃至于传到海外异国。
‘不可思议!’
‘这玩意……这门技术,几乎不可能由个人独自创造发明出来啊!’
方鸿扭过头,看着张大田,又垂首注视着红木雕版。
只见:
一尺三寸长宽的红色木板。
字体优雅,规范,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完全是人工雕刻出来的小字。
如同小巧玲珑的珠玑罗列在一起。
尤为端正,尤为紧凑,好似一个个小格子挤在一块雕版上。
“了不起,了不起!”
方鸿头皮都发麻,怔怔然无言,想起前世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美誉:
雕版上勾勒出历史的轮廓。
横竖间描述千古江山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