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
方鸿打量一眼,立刻认出,此乃活字印刷术!
先有雕版,后有活字?
他回头,转过身,看向靠着外侧的那个作坊,又收回视线,落在张大田似乎亢奋的脸上。
好家伙,
你是开挂了吧,
雕版,活字,全都给弄出来了!
……
方鸿再次蹲下去,捧起一个个泥塑制成的方块、铅块、青铜块,有些说不出话来。
毕昇再世?这不是赞叹称誉,而是对张大田的侮辱。
搁在前世,国际上号称现代活字印刷术之父的德国人古登堡,也没法与张大田相提并论,差的太多了,不在一个层次上。
要知道。
这是一个读书入魔的世界。
没有需求,没有技术的积累,没有创造发明的原动力。
可以说,这世道,压根儿不需要印刷术——大乾王朝,生产力较为落后,还没发展到需要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地步。
然而……
张大田硬生生从无到有……
雕版……活字……所谓半成品怕只是自谦之言,以方鸿眼光,已然是较为成熟的技术了。
时势造英雄,造不出大贤。
也许是大贤引领着时代前进,推动变革,点燃最初的火焰。
“老张,你……您在试验胶泥、混合铅墨,金属活字哪个好?”
“是啊,还在摸索中,胶泥太容易损坏,铅块消耗快,唯有青铜块最为适合……但青铜块,成本太高,哪怕只打造大乾字典上半册的字,也不是郡县书肆能够承担,更何况,这种单字印字术要想使用,必须是识文断字的人!”
“确实如此,不识字的话,没办法将其排好次序来印刷。”
“可惜……我老了,没有更多时间了。”
“唉。”
方鸿无言,长叹一声,跟张大田建议道:“无论泥塑、铅块、金属块活字印刷术,全都太过超前了,不能够普及流传……唯有雕版印刷术,最为适合,不用识字,只需要照着书籍原本,制造出相应雕版,不用抄书人一遍又一遍的抄写。”
张大田目光闪烁,低声道:“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术……这两个命名称谓倒是极好。”
“不过。”
“要说广为流传,普及开来,却还是差太远了,尚且属于残次残缺的半成品。”
张大田抓着头发,皮屑纷飞,如同雪花。
见状。
方鸿离远了一些。
方鸿问道:“张老,您全是单靠自己研究出来的?”
张大田摇头不语,又开口:“我的父亲,祖爷,都是抄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