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我是当朝驸马爷> 013 有人名叫刘二狗

013 有人名叫刘二狗(1 / 4)

赵惇、姜枫、五经一行三人早早就从后门溜出了府中,一路左拐右拐,东弯西绕,在五经再三保证没人跟踪之后,赵惇总算开始了正式的探查。如果要从漕运问题着手,先调查工部的话,那么第一站必定是码头。

码头在城外,走路过去得一个半时辰,赵惇让五经去雇了辆马车。不久马车便停在了赵惇面前,马车不停地向北行驶,把偌大的洛阳城抛在了身后,约莫是在早上十点左右,马车停在了永济渠运河的南岸码头。

自齐始王统一天下后,转漕问题就是运东方的粮食以实洛阳,从全局来看,最重要的转运中心在中原,因此齐始王便建了全国最大的粮仓——敖仓于成皋。后楚时东方的粮谷多从此西运,南平时置敖仓官,属河南尹管辖。

淮河、长江流域是天下分裂,政权对峙的前沿,分裂的各国均以通漕积谷为要务。如后梁的国都在京口,曾疏凿了杜野到小辛的徒阳运河。后梁迁都建业后,又开凿小其到云阳西城间三十余里的破冈渎,立仓储粮,用来避免长江漕路风涛的危险。

北汉的国都位于淮河上游偏西,利用汝、颍、洧、渠四水,征召民夫,连开了贾侯、讨虏渠、淮阳、百丈这四渠,组成了一道运河网。这一运河网东南沟通江淮,便于运兵运粮、屯田积谷。后梁末,因为徒阳运河位于地势高仰的镇江丘陵地段,又因为河水南倾北泻的状况,便在京口之南修建了江南运河上的第一座堰埭,节制了河水的流失。

南燕时,南燕皇帝为了改善江淮间的运输条件,曾经命工部对邗沟进行多次整治。邗沟与鸿沟、汴水等运河开通以来,淮北地区的泗水成了南方沟通中原和黄河下游的主干。时任大将军的齐高帝领兵北上讨伐北汉,到彭城时,遇到泗水洪流,军粮运输受阻,便命大军建造七座堰埭,分段控制彭城东南六十里的吕梁河等泗水支流。

到了东齐,齐文帝在彭城之北开人工渠,令汶、济、泗三水相通,泗水过彭城西,入汴通黄河。又经略江淮,在水道之沿立仓十二处,储漕粮以供军需,从齐文帝后,东齐的各代皇帝都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厘清河道,修修补补罢了。

赵惇掀开帘子,率先下了马车,将在车上的姜枫扶了下来,打量了一下这码头的风景,此时快到晌午,码头上的大小船只上人影窜动,不少船工在呼喊着什么,偶尔有一两艘已经准备好出航的小舢板划破河面,顺着河流往下而去,留下道道涟漪。兴许是有些要搭船前去游玩的人们,纷纷攘攘上了客船。船工的吼叫声、铁链收锚的铰链声使得码头开始热闹了起来。

摆渡的大船往返着两岸,两岸的河坡上都有着一些鸡毛小店。车马客栈、饭铺。茶棚、瓜果摊、说书场、贩鱼摊,有些还未出航的船工们就在码头的河柳下吃起了午饭,吊起一个铁锅烧着青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