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的交谈声立刻停止,文武百官们纷纷面朝龙椅,端正站好。随着司礼官长长的尾音落下,姜武头戴冠冕,身穿龙袍,面容肃穆地从内间走了出来。待姜武落座后,殿中的百官皆下跪行山呼之礼。
“诸位爱卿平身吧。”姜武威而不怒地说道,待座下百官起身后,视线扫过殿下站在前方的几人,淡淡地开口道,“可有何事启奏?”
黎安手持笏板,神色正经地说道:“回陛下,对于近期旱灾,工部已有所措施,其一兴修水利,以通淤塞,便于各地运粮赈灾。其二,在疏浚旧渠故道的基础上开设新渠,在渠首设立闸坝,以有效控制进渠水量,只需三年时间,由工部征兆民工万人,便可疏通四百余里的北燕渠和二百五十余里南延渠,以及其他正渠十余条、大小支渠六十八条,待干旱地区的河渠都通利完毕后,预计可灌溉数万顷良田,如此上可以致西山之利,下可以广京畿之漕。其三,修筑堤坝,防止河水漫溢。其四,设分洪区,以降低河水水位……”
黎安洋洋洒洒,一连说了十余点,都是针对齐国的河渠问题。赵惇虽然不懂水利,但毕竟也拥有着现代人的视野,尽管不太懂其中的一些要点,至少知道黎安不是在糊弄人,他能够预见,这项举措实施后,齐国的粮仓又会翻上一翻。
姜武也听得极为认真,待黎安说完后,才缓缓地点了点头,用着不高的音调,但却威严的语气说道:“黎大人所说皆为良策,如此良策自当施行。”随后他将目光望向了新任的户部尚书傅江,说道:“傅大人,户部需配合工部实施水利良策。”
“是,微臣领命。”傅江躬了躬身子,低着头说道。
“嗯……”姜武点了点头,他倒是不担心傅江记不住这些问题,因为朝堂之上百官所做出的一言一行皆有专门负责记录的官员去记录,当然,皇帝的一言一行也有起居郎记录。姜武视线扫了一下下方的百官,继续问道,“其余爱卿可还有何事启奏?”
“回禀陛下,微臣傅江有事启奏。”傅江抬起头,手持笏板走了出来。
“准奏。”
“陛下,江南旱灾,臣以为,目前首要自然不是修水利,而是赈灾。”傅江并没否决黎安的决策,只是提了一下救灾的轻重缓急。
赵惇也微微一笑,的确,水利虽然重要,但是眼下旱灾已经发生了,自然要优先救灾,不能等到人都死光了才去救人。
“嗯,言之有理,继续。”姜武微微点了点头。
“臣以为,应当先根据各州收支情况,调剂余缺。其二对江南旱区开仓赈灾,对旱灾之中有功人进行赏赐。其三,对各州差役的减轻免复。其四,权量市籴,评估物价。其五,限田以抑制异心之人。其六,为灾民垦荒,招抚安置流民,以鱼鳞图册、黄册为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