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惇见人已到齐,二十六个下人加上五经,一共二十七个人,赵惇便让小柳三人和其他二十三人,每人负责一份字章,而五经则负责将他们找到的字章收集起来,送到赵惇的案上。
“第四个道字,十一可字,第六非字……”赵惇对照着《老子》,不断说出字章所在的位置。
一千多个字,分成二十六份平均下来也就五十来个,哪怕不需要赵惇指出字在哪一份之中,这些下人也能很快找出来。不过一会儿,《老子》第一句第二句的字所需方块,便被五经送到了赵惇的案上。
赵惇将这些方块在桌案之中码放整齐,又取了四块石条将这些方块固定。一旁早有准备的好笔墨,赵惇便用毛笔蘸墨,小心翼翼的在这些方块之上涂上墨迹。
趁着墨迹将干未干,赵惇忙取了一张纸,这纸,赵惇下午的时候便用戒尺测量,在其上画出了格子,将纸对准码放整齐的木块放下,取一块木条轻轻一按,随后取下纸来。
只见那纸上,一个个正楷字整齐的罗列在格子之中,赫然便是《老子》的第一二两句。
随后,赵惇将下一句《老子》之中所需的木块留在案上,将不需要的暂时让五经分派回去,放回原位,又进行下一句的印刷。
这边五经也是明白了赵惇的意图了,不在需要赵惇提醒,趁着赵惇印刷的功夫,便对照着老子,将下一句的字章让下人们给收集起来了。
有时候下人一时间找不到的,赵惇则根据字母读音来提醒其位置,印刷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姜枫安静地坐在一旁,并不明白赵惇的用意。看着下人们将字章不断地筛选出来,递给五经,五经再送到赵惇手上。起先的速度非常慢,《老子》的第一章七十余个字用去了半个时辰。可是到了后来,这速度竟然越来越快,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
一个个字组成的篇幅不断的在空白的纸张上印下,见到众人的速度越来越快,姜枫的眸子也微微张大,眼神之中带着惊异的光芒。别人或许不太了解这一项技术的发明,但是她却深深地知道,这一项技术能够为齐国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
一本《老子》单靠手抄,速度慢些就要十天左右,速度快一点也要七八天。而赵惇现在所用的字章,竟然能够在短短两个时辰之内就将《老子》的半数章节都印了出来。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速度。
赵惇等人一直忙到酉时,《老子》的印刷才终于结束了。印刷完毕之后就是装订,赵惇将下人们都打发了回去,让他们保守秘密,只留下五经和姜枫以及小柳三人。
赵惇将纸张在桌上敲了敲,整理整齐。他上午的时候除了画格之外,每张纸还刺了孔洞,便是为了装订。至于封面,则是蓝色布帛包裹一张纸,用浆糊粘在一起,比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