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我是当朝驸马爷> 134 徐辕之忧

134 徐辕之忧(1 / 4)

大军出雁门后,很快就被突厥的侦骑盯上了。二十万大军行军,行迹根本无法影藏,徐辕索性就大张旗鼓的进军。

齐军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就是自北向东横插过去,切断正在围攻上谷、渔阳等地突厥主力部队的退路。骨咄禄在发现了齐军主力部队的踪迹后,迅速集结了大军,迎了上来。

出雁门后五日后,在沃洱河河畔,两只大军的先锋遭遇了。混战一场,互有死伤,各自引兵退却,第二日,双方的主力便碰上了。

突厥虽有四十万部众,人数足足是齐军的二倍,可精锐程度却远远低于装备精良且身经百战的齐军。草原上的汉子虽然上马即为战士,娴熟弓马骑射,可对上训练有素的齐军,就像是一群乌合之众。

试探性的交战数次,一连三日,突厥皆是败退,折损了二万多人,而齐军伤亡不足五千。当突厥的贵人们发现齐军仍然是以前那支令人恐怖的齐军,而并非像传闻般人心浮动士气低迷,便纷纷胆颤。当初在黑沙城许下的豪言壮语也选择性的遗忘,任骨咄禄怎么催促也不敢再冲撞齐军的军阵。

骨咄禄见诸部已经心生畏惧,也无可奈何,只得避免与齐军决战。听取了燕复的建议,如牛皮糖一般紧紧的缠着齐军,齐军若进,则避其锋芒撤退,若退则远远跟随,伺机趁其不备攻击。

如此战术下,齐军接连几日都吃了些小亏,苏猛便献上一计。大军佯装撤退,却在月黑之夜三万精骑悄悄离去,突厥大军却没有发现齐军的异常,照旧紧紧跟随。

待三日后齐军的精骑突然从突厥背后杀出,齐军中军主力趁机反击。突厥军中一时大乱,幸好右翼的左贤王冒顿部及时回援,拼死向齐军发起了反冲锋,阻挡住了齐军的攻势,骨咄禄的中军才得以脱身。

经此役后,突厥大军再也不敢和齐军正面交战,而是远远的避开遁走。徐辕则率军继续北行,企图找寻突厥人的主力。

可徐辕却忽略点一点,突厥人生活在这片草原上数百年,对这里的熟悉了解远远超过齐人,况且齐人又是步骑混杂,行军速度自然不及来去如风的突厥骑兵。

徐辕的想法是找到突厥人的主力后逼其决战,然后毕其功于一役,可骨咄禄却已经心生惧意,自然避开和齐军决战。这样齐军孤悬在长城外已经月余,却始终找寻不到突厥人的主力,苏猛和涉涧都建议大军先撤回,待明天开春再战。徐辕却固执己见,坚持暂不回撤,继续向北找寻突厥人的主力大军。

……

草原上一处小河旁,一队千余人的齐军铁骑正飞驰而过,一马当先的赵惇紧握着马缰,却有些心不在焉。

既然找寻不到突厥的主力,徐辕便让整个大军的阵型展开成雁字,自南向北缓缓前进。两翼的周围一队队骑兵四处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